以後總會成為一種習慣。
與此同時。
在葉仁的安排之下,趙二虎和姜午陽領著七百騎兵開始風風火火地清掃舒城一帶。
招兵買馬這事對於趙二虎和姜午陽這兩個原本的土匪來說,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
不用葉仁叮囑,這兩兄弟也會以百倍的熱情去對待這件事。
一時間,在這兩兄弟的熱情之下,舒城一帶開始陷入了雞飛狗跳的境地。
附近各類的土匪或者想出頭,養家餬口的壯丁全部一掃而光。
正所謂是有了錢有了糧,就等於有了人。
這時代,為了一口吃的,為了一筆錢,人真的不值錢。
也因為這一點。
三河城之戰,葉仁所損失的六百多兵力瞬間就彌補了回來,並且比以前還要多的多。
當然,葉仁也明白,這些新加入的新兵肯定比不了已經走上正軌的老兵。
最終,在新加入的新兵中,挑出有家有室,比較可靠的壯丁,作為正規士兵好好操練。
剩下來的一看毫無軍紀可能,亂七八槽的人,葉仁準備用他們作為攻城前頭的炮灰。
反正錢糧一律同仁,任誰都挑不出毛病。
舒城一帶的資源有限,轟轟烈烈的招兵買馬,只維持了幾天就結束。
但對葉仁來說已經足夠,這幾天,他的實力再次上漲幾分。
此時的他,可用的兵力整整有了八千之多。
加上從太平軍身上發的戰爭財,搜刮得來的戰利品。
火槍有一千三百多把,火炮十臺和大量的火藥。
這些裝備已經能夠讓葉仁組成一個強大的軍隊。
在舒城的日子裡,葉仁非常的忙碌,做好下一次攻城的計劃,同時也重新整理現在人數變多的山字營。
他以走上正軌的老兵作為主體骨幹,新加入的新兵作為四肢,
老兵管理新兵,層層遞進,當新兵成為了老兵,就自動的進入軍隊的主體骨幹。
這種做法等於外圍和正規的區別。
最後。
三河城之戰,有大功的軍士,該獎賞的獎賞,該升職的升職。
葉仁的做法,讓這些隊官無形之中已經成為了他的擁躉。
透過這種操作,葉仁牢牢實實的抓住了整個軍隊的大權。
隨著各種事情的展開,山字營一天天的走上了正軌的道路上,實力在快速的發展。
士兵們透過葉仁教導的各種軍事訓練,變得越來越有一個真正的兵的樣子。
吃好穿暖,精神面貌也變了一個樣。
………………
一間優雅的房間裡。
三位朝廷大佬再次聚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