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葺這種極具古典風格的院子,不是個簡單的活兒。
所需要的那些瓦工、漆工等,經驗要足,技術要好。
這會兒,建築公司少的可憐,還都是國營的,那些工人肯定不能來給李信修葺四合院。
不過這難不倒劉全有,和李信簡單吃完中飯,他便去找人。
還真沒費多大勁,就把人給找來了。
來人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姓鄭,看著有六十多,但精神頭極好。
而且像瓦工、漆工、甚至是木工,只要是和建築搭邊的活兒,鄭老頭無一不會。
關鍵是,老頭還有一幫子徒子徒孫,絕大多數都在建築公司上班,想來技術不會太差,只要老頭吆喝一聲,肯定能把人叫來。
劉全有算是找來寶了。
李信領著鄭老頭到四座院子轉了轉,各個地方都轉了個遍。
像什麼遊廊、影壁、庭院、正房、廂房、群房......一個不落。
鄭老頭端著個菸袋,饒有興致地跟在李信身邊,不時地評頭論足。
別說,這老頭是真有兩把刷子,好像什麼都懂似的,說的那叫一個頭頭是道,聽得李信極為信服。
老頭似乎對這些上了年頭的四合院有特別的偏愛,一番參觀下來,當即拍手答應道:
“這四座院子都非常漂亮,不修葺好,著實有點可惜,你這活兒,我接了。”
“那這裡就麻煩您了。”李信笑道,“放心,酬勞絕對讓您滿意。”
“酬勞的話,你看著給就行,我是真喜歡這些院子,不過你也知道,我的那些徒弟們許多都在建築公司,有其他事情要忙,所以你這活的進度可能不會太快。”鄭老頭有些為難道。
“沒事!”李信擺擺手,笑道,“您只需半年內搞定就行。”
鄭老頭頓時信心十足道:“那就沒問題了,你這活簡單,即使做私活,也要不了半年的功夫,三個月足夠。”
“那咱們就這麼說定了!”
。
告別鄭老頭後,已然接近5點,夜幕漸漸籠罩大地。
李信悠閒地蹬著二八大槓往家騎,不時還輕快地哼兩句小調,心情甚至舒暢。
不過一來到院門口,他的表情不由一變。
只見院裡的三個大媽正圍在大門口,侃大山呢。
有前院郭大媽,蘇萌她奶奶和程建軍他媽。
李信投機倒把去賣酒,在四合院裡早已不是秘密,平素就這三老孃們議論的最多,沒少損過他。
果不其然,注意到李信,前院郭大媽不由一笑,故作好奇地擠兌道:“嚯,小李回來了,這是又在哪發財呢?”
李信一邊停下車子,一邊回道:“您又在說笑了,我能上哪發財去。”
“賣酒啊!”蘇奶奶接話道,“我看大街上有不少小年輕跟你幹一樣的事情,你給我們說說,這賣酒是不是特賺錢?”
李信當即否認道:“賺什麼錢啊,也就勉強混日子唄。”
“有總比沒有好吧。”郭大媽調笑道,“也就你們小年輕能拉下臉,不像我們年紀大了,沒心氣兒了,可不敢幹這投機倒把的買賣。”
就在這時,又有兩人騎車回來,是程建軍父子倆,這倆之前剛好在路上碰上。
見到這倆,三大媽的態度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