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裡,米國人一共拿出了兩張圖紙,分別是M1山炮和他們米國人稱為“自由號”的重型坦克。
但是拿到圖紙的韋陽並沒有感到高興。
因為“自由號”的圖紙只是組裝圖紙,它本來是鷹國人的東西,在一戰之後賣給了米國,至今米國人自己也沒超過一百輛。
也就是說,韋陽拿到了組裝的圖紙之後,還要從鷹國人手裡買零件兒回來自己組裝。
儘管如此,這也是一種飛躍性的進步。
別的不說,光是MI山炮就夠韋陽高興一陣子的。
七十五毫米的口徑雖然算不上大,但是用廢礦星的金屬原料製造出來的炮管,無論從耐用性和穩定性上都要遠遠超過這種火炮本身的效能。
同時,系統給的鐵匠大師套裝和技術也被韋陽充分利用了起來。
套裝只有一套,韋陽跟系統打聽了一下,想要批次購買這種套裝的價格是他根本承受不了的,不過還好技術不受限制。
他在兵工廠裡單獨建了一個院子,專門用於生產頭盔。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
槍炮有了,防具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用廢礦星的高密度金屬配上系統給的技術,製造出來的頭盔防彈效能自然是不用說。
不過這些都是剛剛開始,想要大量裝備部隊還遠遠不夠,兵工廠日夜趕工,也只是勉強制造出了四十門M1山炮和五千頂頭盔。
之前投入大量財力、人力培養的那些軍官這次也全部上陣。
既然是要正式踏上征程,自然不能像土匪那樣成群結夥的行動。
除去留守金三角和緬川各地的軍隊,韋陽共計帶走八萬人,分成四個軍,每個軍下轄四個師,每個師分四個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獨立建制的炮兵旅,就百人編制。
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四個軍間隔三天依次出發。
臨走之前,赫瑟爾專門來找了韋陽。
韋陽集結軍隊赫瑟爾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甚至連東印度公司那邊都得到了訊息。
在得知韋陽的意圖之後,赫瑟爾沉默了很久才說道:
“韋先生,我們鷹國不在乎你要做什麼,我們在乎的,是與你之間的合作,你這次離開要走多久?”
韋陽笑了笑說:
“赫瑟爾先生放心,我們的合作一點兒都不會耽誤,我這次離開,路上會耽誤很久,但是等我到達目的地之後,就會立即與你取得聯絡,那個時候,你還要賣給我一架飛機,我就可以經常飛回來看你了。”
赫瑟爾被韋陽的西式幽默逗笑了,有些無奈的搖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