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能出動三萬。”毛文龍先行回到大連,已經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計劃,並做出了更加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郭大靖認可這個數字,並有更少的判斷,也就是兩萬左右。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建虜也很有可能就是三萬的兵力。現在的東江軍,卻比歷史上強大了數倍不止,建虜肯定要留守更多的人馬。
關於建虜一共有多少兵力,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會有些爭論。有的說是六七萬,有的說十萬左右。
要說清這個問題,就要分清總兵力和機動兵力的區別。在郭大靖看來,建虜的機動兵力在六萬左右,但要總動員的話,十萬也是完全可能。
就象東江鎮軍民已經超過二十七萬,按照拿鋤為民、荷槍為兵的標準,大規模動員的話,也能湊出十萬兵。
但既要生產耕種,又要防守廣大的地盤,維護起碼的治安,建虜作戰的話,就只能按六七萬來考慮。
所以,毛文龍得出最多三萬的數字,是很靠譜,很有根據的結論。
毛文龍看向郭大靖,說道:“如果是倚堅防守,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我軍有把握擊敗建虜,或者是成功阻擊?畢竟,長途遠襲,能夠攜帶的重武器應該不是很多。”
郭大靖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大帥放心,只是防守的話,建虜就是多一倍,末將也有阻擊的信心。”
按照東江軍目前的兵力,能夠出動的數量最多是一半,也就是兩萬左右。
建虜要有足夠的留守人馬,東江鎮也是一樣,不能為了“勤王”行動而不顧金州這個唯一的陸上根基。
當然,東江軍現在還可以擴充,並把新兵全部留守,利用構築好的工事,發揮防禦的優勢,保證金州不失。
毛文龍淡淡一笑,說道:“步騎炮出動三萬,兩萬留守金州,這是本帥認為最穩妥的。”
那就要再擴充五六千人馬,不,應該是一萬左右才夠。
經歷過南關和鎮江堡兩次作戰,東江軍也有戰損,補充齊全大概需要四五千。四協兵力再加飛騎營,一共是四萬五千,還需要五千,才能達到五萬。
郭大靖算得很清楚,但他覺得毛文龍有些過於謹慎了。
要知道,在他的計劃中,“勤王”行動的人馬最多才是兩萬四五千,這樣的話,根本不需要再擴充。
“大帥,末將以為三萬人馬有些多了。”郭大靖想了一下,開口說道:“兵多固然更有獲勝的把握,但所攜帶的輜重物資,也要大量增加。跨海遠途作戰,這將是很大的困難。”
儘管郭大靖的空間能夠解決很大的問題,但也不是全部。
就算現在大力造船,大力培養水手,承載能力也是有限。而兵員增加,就意味著要縮減彈藥物資,這是郭大靖所不願意的。
“繼續說。”毛文龍給了郭大靖鼓勵的微笑。
郭大靖微微躬身,緩緩說道:“末將以為,要阻擊建虜,兵力多少是一方面,火力強弱應該更加重要。在鎮江堡作戰中,我軍的火炮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鎮江一役,火炮對於建虜的直接殺傷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使建虜騎兵陷入了混亂,沒有發揮出優勢。
“建虜繞道入關,必然多是輕騎。即便有重騎,或者是楯車等器械,也絕不會多。我軍有重火槍,基本可以抵消重甲和楯車。再有相當數量的火炮,就足以遏制建虜的衝陣……”
郭大靖還是看好佛朗機炮,特別是小號的打霰…彈的兩三百斤的佛朗機炮。在百米射程內,殺傷的效果與輕型火槍差不多。
但佛朗機炮的子炮可以預先裝填,還是面的殺傷,一門相當於二三十枝火槍,射速卻又超過火槍。
“一百門佛朗機炮,每門火炮攜帶十二個子炮,或者更多,以其高射速,在陣前會形成密集的彈雨射擊……”
郭大靖並不會攜帶迫擊炮,而是在空間內屯儲足夠的火箭,差不多能有數千枝。在射程上,火箭並不低於迫擊炮,但卻更加易於攜帶,且發射簡單。
遠端、中程、近程,火力的梯次基本完備,迎戰建虜時,獲勝的把握相當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