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火槍是一個道理,鉛彈不能卡住槍膛。小的話還能用,大的話,你就得用錘子往裡砸了。
正因為如此,氣密性就差了,發射藥包的力量得不到充分發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與炮口口徑比較楔合的圓形薄木板便被髮明出來,就是這麼簡單。
薄木板加工之後運到前線,炮兵們又會挨個去試,不合適的進行一下小修整。
不光是迫擊炮進行了加強氣密性的改進,紅夷大炮的炮彈也包裹上了滲透油脂的麻布,提高了射程和準確度。
為了在行進時也能保持火槍處於待發狀態,火槍兵也另外配了油脂綢布,包裹子彈,使其能塞進槍膛不掉出來。
從這些考慮到的細微之處,就能看出東江軍的訓練達到了什麼程度。沒有長時間的經驗總結,發現不了這些小問題。
但再小的問題到了戰場上,都可能對敵我的戰鬥造成影響。
一塊馬蹄鐵影響了一場戰爭的勝敗,以及國家的存亡,郭大靖可是知道這個故事。
對於金重國的解說,郭大靖笑著點頭,並沒說出這就是出於自己的建議。他還上前拿起塊木板,塞進炮口試了試。
木板中間的圓孔既方便拿取,又是利用發射藥的噴射點燃延時引線的關鍵。
“射速能達到十數息一發。”郭大靖用力點頭,不掩讚賞,說道:“真的是很快了,與火槍相差不多。”
古代一息相當於兩三秒,十數息也就是半分鐘上下。前膛火炮能達到這個速度,已經是非常驚人了。
當然,高射速與迫擊炮的輕便,炮身短粗有關係。
裝入發射藥包、薄木板、炮彈,用尖錐在火門處扎破發射藥包,插上引線,點燃,發射。
儘管程式上與紅夷大炮和火槍基本相同,但因為炮管很短,又是數人協同,操作起來方便又快速。
別看炮彈製造起來比較麻煩,鐵料、火藥、人工的成本也較高,但郭大靖並不是太在意。
如果能用銀子砸死建虜,郭大靖肯定是先一口答應,再詢問價格。
哪怕一顆炮彈只能炸傷一個建虜,幾千發炮彈也足以讓建虜鎩羽而歸,狼狽而退了。
再換個角度,能用強大火力消滅建虜,減少傷亡,郭大靖根本就不會考慮成本問題。
戰爭嘛,打的就是錢糧,打的就是後勤。只要能砸出強軍,砸出勝利,銀子算什麼?
此時,炮兵已經把發射陣地清理出來,炮位都是相對固定的,有特殊的標記,還有方位指示。
“如果時間再晚一些,還會有火炮運來。”郭大靖依舊不滿足,火炮是越多越好,兵工廠加班加點,正在用從倭人那裡採購的銅料製造。
“恐怕沒有太多的時間了。”金重國也知道些建虜的情報,估摸著頂多再有半個月,“三百多門迫擊炮已經足夠了。”
郭大靖淡淡一笑,並沒有說出自己心中的目標。
每協有一百門迫擊炮,一千炮兵,才算初步達到了野戰的標準。也就是說,現在還差一百多門。等到擴軍,還需要更多的火炮。
至於火箭,估計會在明年的大行動中消耗一空,郭大靖也不捨得輕易使用。估計要到後年,火箭才會大規模列裝部隊。
而迫擊炮和火箭是差不多的效能,並不存在誰完全替代誰的問題。
巡視完戰區的炮兵,郭大靖又來到了防禦陣地,進行了認真的檢查。
士氣是高昂的,對於迎擊建虜,官兵們都頗有信心。這不出郭大靖的意料,平常也是能看出來的。
如同老百姓滿足了最低的生活要求,便會老實安分;士兵也是一樣,要求不高,能養家餬口,能吃飽肚皮,就會服從號令,與敵廝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