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郭大靖冥思苦想,完善著自己的計劃時,不知不覺已是日近中午,卻接連有幾艘大船緩緩駛進了大連港。
秋末冬初,本是一片蕭瑟,但大連港卻顯出忙碌的景象。
也是給郭大靖長臉,林家、謝拉德的幾條海船,以及倭國前來裝貨的船隻,還有幾艘送魚的船,或停靠卸貨,或等人裝貨,竟然都在港內。
“很熱鬧啊!”毛沈氏披著斗篷,跑到甲板上,站在毛文龍身旁,發出新奇的讚歎。
岸上,貨倉林立,人員走動;碼頭,貨物裝卸,人聲喧囂。放眼眺望,又有山林、村莊、道路。
“岸上的風光也比皮島美。”毛沈氏繼續著,搖了搖毛文龍的胳膊,“夫君,你說是不是?”
毛文龍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皮島地方狹小,又經過這麼多年,那麼多軍民居住,連樵採都困難,自是比不得金州。”
海船緩緩轉向,駛向民用碼頭,嘈雜之聲逐漸遠去,越來越是清靜。
連碼頭都分開管理,甚是方便,也顯出管理的水平高低。
毛文龍暗自點頭,也未讓士兵掛出帥旗。
海船靠岸,岸上立時出現了幾個士兵,前來檢視。
“小的見過毛帥。”毛文龍的突然出現,令這幾個士兵吃了一驚,趕忙施禮參見。
毛文龍擺了擺手,說道:“不必聲張,本帥不想鬧得人盡皆知。”
“是,小的明白。”
毛文龍沉吟了一下,說道:“準備車輛,本帥自去賓館。”
士兵趕忙領命,跑去安排。
毛文龍叫過一個親兵,讓他去郭家的商棧看一眼,藤野英若在,便知會一聲。
在大連,毛文龍並沒有修蓋宅院。
但郭大靖在擴建港口時,便蓋了兩座館驛,一座是供普通人住的,一座則較為高階,接待身份不一般的貴客。
毛文龍還有公務,自是不能陪著愛妾。藤野英是他的主婚,倒還相熟一些,只好請她來幫忙照顧。
幾輛馬車很快駛到碼頭,樣式卻很有意思,甚是新奇。
古代的馬車一般是兩個大輪子,平板帶篷,人在裡面得盤坐或側躺。在沒有減震的情況下,並不舒服,郭大靖就認為是遭罪。
所以,他重新設計了車輛和車廂,四個輪子,車廂有門有窗,裡面則相當於一個沙發,能搭拉著腿坐。
這還是比較簡易的,馬車並不是很大,一匹馬拉,裡面能坐兩個人,後面還能放點箱籠之類的東西。
在金州,這種馬車並未普及,只在大連港口較多,作為拉人的載具。
而軍官住宅區也出現了形制相同的馬車,郭家自然是第一個。當然,舒適的馬車也越來越得到不少官太太和小姐的喜歡。
“夫君,您也上來坐呀!”毛沈氏滿臉新奇,在士兵拉開的車門前探頭看了看,轉頭笑著說道:“騎馬很招搖,您不是不想太多人知道嗎?”
毛文龍沉吟了一下,覺得有道理,便邁步進了車廂,與愛妾並排而坐。
車輪遴遴作響,車窗蒙著紗簾,涼風吹在臉上,瞭望著沿途風景,倒也別有一番意趣。
毛沈氏坐在車內,好奇地向窗外張望著,不時伸手指著,讓毛文龍也看新鮮。
“這個高塔是作什麼用的,上面還掛著花花綠綠的旗子。”
毛文龍倒是知道點,雖然也是第一次看到實物,微笑著簡單說明:“那是訊號塔,上面的旗子表示著某種訊號,是作為聯絡用的。”
哦,毛沈氏似懂非懂,也不想多瞭解,跟她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