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將手中的題本交給了李賓言,他代表的是浙江、江蘇、鳳陽三省的官僚發言,對於港口管理做出了具體的規劃。
番都指揮馬雲開口說道:“大明水師的存在是對海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耀兵示富、威制四夷,往昔三寶太監統率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餘艘,巡弋異域,懾服膽敢與中國抗衡者,其蠻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其寇兵之肆暴掠者,殄滅之外邦諸國方聽從詔諭,俯首臣服,不敢生二心。”
“無論是保證南海不被他國之君覬覦,還是保證大明對海路的掌控,強大的水師都是依仗。”
“水師是海權的基礎,是海洋商貿的保障,誰擁有無敵的水師,誰才能能控制海洋,才能發展經商,安民興邦;喪失水師就會失去海洋控制權,既保護不了商舶,也無法保證大明沿海百姓的安寧。”
“今日商舶,人人披甲帶刀攜弓架弩,三桅大船幾乎每船都有火炮火銃火藥等物,入港不張弓填藥則無視之。”
番都指揮馬雲說了一個大明現狀,市舶司的潛規則,各個市舶司、巡檢司為何對商舶帶武器視若罔聞,完全是因為大明的水師還不夠強大。
而強大的水師,是海權的基礎,這是馬雲代表軍隊的觀點。
馬雲敢這麼堂而皇之的說出來,完全是因為現在誰跟陛下說重文輕武、興文匽武,誰就是在找抽。
陛下的動作很多,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陛下翻翻身就是大百萬銀幣,如同流水一樣的花出去,不從海外篡取利益,就得從大明百姓身上朘剝利益。
陛下只能從海外謀利。
“常工以為呢?”李賓言拿過了馬雲的題本,詢問著坐在自己身邊的工匠。
大明水師仍然在恢復期,想要恢復永樂年間船舶過萬,五桅寶船過千艘的無敵水師,至少還要十年之功,所以馬雲的觀點並不新穎,只是強調和重複表態。
常有德,是大明松江造船廠的總辦,也是大明認證過的大工匠。
常有德十分認真的說道:“船。”
“馬將軍說的水師,李巡撫說的港口,魏國公說的海路,陛下敕諭的國家安全等等,想要做到,都需要船,需要很多很多的船。”
“船,越多越好,海權就是船。”
常有德是個工匠,他不會咬文嚼字,言簡意賅,在他眼裡,船的多寡,決定了大明在海權上的發展。
常有德將題本交給了李賓言。
“好!很好!”李賓言看著題本不斷的點頭說道:“常工不善言談,但是洞若觀火,在題本里,常工還有幾個觀點。”
“比如這條,陛下曾經下旨,讓通事馬歡組建通事堂,專門負責培養通事,而常工則認為,可以將通事堂變成海事監,專門負責培養海事相關的人才,比如負責操舟的舟師、負責眺望的船員、負責翻譯的通事等等。”
“還有這條,應當在匠城之中,分科治學,設定更多的歷院,譬如說負責改良船隻的歷舶院,專門海洋天候的歷象院,專門負責滄溟流的歷路院等等。”
“很好。”
常有德不善言談,他說要造好多好多船,不僅僅是數量,還有分類。這些船也分許多種類,戰座艦、遮洋船、飛翼船、五桅寶船、三桅商舶、二桅單桅引船、漕船等等。
常有德作為匠官頗為務實,提的想法都是可以執行的。
“就是得花不少錢。”常有德有些擔憂的說道。
李賓言收好了題本,笑著說道:“錢的事兒不用擔心,陛下有的是辦法。”
大明皇帝,生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