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祁鈺沒有打掉孔府之前,山東頭頂上有兩片天,一片是皇帝,一片是孔府。
事實上,朱祁鈺除掉孔府,整個山東地界上,很多問題,都變得容易了起來。
比如為禍許久的響馬,終於慢慢變成了過往,在大軍反覆征討,地方官員反覆宣諭勸響馬下山之後,山東地界這兩年安穩了許多。
更何況,陛下帶來了密州市舶司,大大的解決了山東百姓生活困難的問題。
比如米粱價格,在密州市舶司設立之前,山東一石米大約四錢銀左右,現在降到了三錢銀,商貿活動變得頻繁了起來,工坊也變多了。
即便是未作之民、遊墮之民,無地也可以前往密州市舶司周圍的工坊謀生。
李賓言拿著一本厚厚的奏疏說道:“陛下,密州市舶司今歲已有七十四萬兩銀結餘。”
朱祁鈺拿過了賬本,李賓言半年賺了七十四萬兩。
大明的朝貢貿易體系,分為了朝貢、貢舶、商舶三種模式。
其中朝貢是到京師的會同館開市,大明朝和朝鮮、琉球的關係最好,朝鮮琉球每次朝貢會同館皆開市,這部分是大明朝虧錢的部分,厚往薄來,以示朝廷懷柔天恩。
但是朝貢之物為一份,那麼貢舶就為十份。
那麼貢舶之物,大明朝是賺錢的。
朱祁鈺非常滿意李賓言的工作,他笑著說道:“洪武十七年太祖定下貢舶抽分,曰:凡海外諸國入貢,有附進私物者,悉免其稅,其諸番國及四夷土官朝貢,若附至番貨,欲與中國貿易者,官抽六分,給價以償之。仍除其稅。”
因為番國不見得有銀或者銅錢支付,為了方便貿易,貢舶每百分實物,抽六分實物充稅。
抽分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稅收嗎?
大明朝貢體系從不賠錢。
朱祁鈺笑著說道:“今定下商舶稅十抽一實稅,若給銀優蠲四分。”
“李御史做的不錯。”
但是過往商舶疏於管理,密州市舶司給船證勘合,只要肯繳稅,都算是合法生意。
李賓言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商舶有火器、火炮等物,只要入港遮掩,大家都當無事發生。
這種做法是因為大明失去了最強大的海軍,保障不了商舶的安全,還不讓商舶自保,那就是讓商舶死啊。
朱祁鈺對商舶的管理是抽分加徵稅兩種做法,一種是十抽一,百份抽十份。
若是有銀子支付稅款,那就更好了,可以減免四成的稅賦,百分之六的稅,已經很輕了。
因為實物撲買會有人上下其手,押解入京也會有很大的損耗,若是折銀,朝廷實際所得也超過了實物撲買。
李賓言說起了一件趣事,笑著說道:“最近很多本來去寧波市舶司的商舶,都到了密州市舶司,這好一陣忙活。”
“據說李賢為了籌措軍費資財,定下了的稅是五抽一,海貿多三桅大船,二十分稅和六分稅,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商舶一窩蜂,全都跑到密州來了。”
李賓言滿是笑容,那幫反賊只覺得皇帝苛責,卻連密州市舶司的納稅細則,都未曾解讀過。
造反之後,才發現,需要納的稅多得多,不得不到密州市舶司來。
朱祁鈺愣了愣,點頭說道:“朕還奇怪,為何這景泰三年突然商舶就暴增了近千條船。”
“臣請二十萬銀幣,擴建碼頭船舶,有點不夠用了。”
朱祁鈺搖頭說道:“一律送往京師,待廷議之後,由戶部給銀。”
嚴肅點,他在親征呢!
自然不處理政務,全都送去京師便是。
李賓言無奈,他還以為面聖之後,能簡單些,結果還是得去朝廷跑一趟手續去。
這不是繞了一圈,多了道手續嗎?
但是制度就是制度,建立就是要大家都遵守,朱祁鈺既然讓朱瞻墡監國,自然是讓他處理政務。
李賓言香了許久說道:“陛下,密州寶源局,最近更換銀幣的倭銀陡然增加了五成,臣懷疑,其中有南方叛軍押解銀兩,更換銀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