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冬天這些母雞吃什麼?”半大小子們有問題了。
包不書知道這是這些小子的家人叫問的,開口回答道:“過幾天你們就知道了。”
包不書其實也差點忘記了,連夜趕製出一些加工裝置。
然後第二天就帶領著半大小子們來到了烘乾房。
烘乾房周圍堆積了很多的木材,並且用草遮蓋的嚴嚴實實的,就像是一個個的草房子一樣。
包不書親自指揮這些半大小子,安裝碾米裝置,粉碎裝置,磨面裝置。
很多村子裡面的人都來看熱鬧,畢竟烘乾機這種東西都能弄出來啊,還有什麼弄不出來的。
至於說動力,就是河裡面的大輪子。
“劉大林,開一檔。”幾天之後,包不書大聲命令到。
“是。”劉大林原本劉三娃,認字之後自己取了一個名字。
動力轉換裝置就是一個檔位設定的東西,一檔就是碾米,二擋就是粉碎,磨面。
當然這個檔位很粗糙,不粗糙沒辦法,太精密了以後怎麼修復?其他人怎麼看得懂?
呼呼呼呼!
碾米機啟動了,巨大的水輪帶來的動力還是很強大的,畢竟有那麼大的水量以及大的水輪。
當然這個碾米機,沒有篩子,篩子製作不容易。
就是裡面的滾軸,也是鑄造的生鐵。
呼呼呼!
來圍觀的村子裡面的人眼睛都瞪大了。
人用碾子半天都碾不了兩百斤,牛呢要好一些,但是現在。
不過這種滾軸的需要反覆碾壓兩次或者三次。
米與米糠出來了,三次之後已經是幾乎沒有穀粒的存在了。
“張大貴,看什麼來,找個人來,我教他。”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包不書開口喝道。
一個時辰之後,張大貴就學會了,還有幾個小夥子也學會了。
包不書功成身退,然後大批的婦女就開始出門收集樹葉了,收集餵雞的野菜,野草了,因為包不書說過,這些草可以粉碎成米糠一類的東西,然後餵養。
不過包不書這邊的母雞基本上已經沒有幾個了,都被吃了。
因為母雞這方面,已經差不多了,至於說冬季保溫。
呵呵,這些百姓比包不書更加精通,晚上已經有人把雞籠放在家裡面了,當然味道肯定不好。
“這菌種製作還很麻煩啊。”包不書搖頭,菌種製作主要是條件有限,很多工具,這個世界都沒有。
包不書決定用玉牌空間試試看,直接挖了一些蘑菇放進了玉牌空間。
要是與變異的菌類,就最好了。
“要不直接把玻璃弄出來?”包不書心裡嘀咕。
“那就弄出來。”稍微考慮了一下,包不書就嘀咕。
“還是算了吧,製造玻璃需要煤炭之類的,要不用瓷器?”包不書心裡嘀咕。
瓷器的唯一不好之處,就是不好觀察。
“不管他了,就用瓷器。”包不書搖頭。
包不書用了一個晚上,製作了不少的大小瓷瓶,菌種的製作分為一級菌種,二級菌種,三級菌種。
一級菌種製作需要馬鈴薯,瓊脂,糖,以及野生的嫩菌。
馬鈴薯有瓊脂好像沒有,糖也有,野生的嫩菌肯定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