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片之爭對企鵝意味的不僅僅是流量,更多的是未來的社交之爭。
畢竟企鵝的護城河就是社交,社交已經是一騎絕塵,但是短影片意味著陌生人的社交。
除此之外也意味著企鵝最大的吸金神器遊戲有了競爭對手,畢竟社交不能打廣告並不掙錢。
而企鵝最主要靠的就是遊戲,吸金能力在國內沒有敵手,而企鵝幹嘛封殺鬥音和頭條?
他是不是怕位元組飛舞呢?
是的,他怕,但是他怕的並不在遊戲吸金本身這件事上。
而是,位元組作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貴使用者流量聚集入口,它在使用者獲取這個領域狠狠的搶了企鵝盤子裡的蛋糕。
在位元組飛舞什麼也不是的時候,企鵝可以說用QQ和威信兩大APP。
牢牢把控著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獲取入口,你們可以回想一下,那時候你們知道一個新遊戲的渠道有哪些:
要麼就是朋友之間口口相傳,朋友圈或者QQ群裡別人提起或者分享轉發。
一些推廣位的“你的朋友正在玩”,還有各種載入廣告彈出廣告。
而這些,全部都是企鵝的,企鵝也玩的得心應手。
可頭條和鬥音的出現,讓使用者推廣和獲取有了更新的軟性玩法。
更詳實直觀的介紹形式,和越關注越推薦的演算法屬性,讓使用者獲取更加直觀和精準。
畢竟位元組飛舞的強項就是,你平時關注什麼就給你推薦什麼,大資料無人能敵。
不過這個沒有什麼,畢竟企鵝變現能力還是有很多。
但是鬥音和快手已經意味著,企鵝社交的屬性已經有了敵人。
而企鵝的護城河有了敵人,而且是很有可能已經佔領了陌生人社交的鬥音。
那它自然很慌,在後世從威信朋友圈,包括QQ都再也發不了,之前直接可以轉發的短影片。
所以自然在現在這個時候,企鵝從來沒有看重過短影片。
而楊天正是要趁著這個資本不看重短影片的機會投資。
不然等真正鬥音出現一兩年後,資本反應過來後,他自然就不會再有機會了。
而現在楊天是真的想都要掙到足夠多的錢。
不是為了別的,就是想明年砸出更多的錢,只要拿下的份額不多,也要砸錢十倍二十倍拿下更多。
雖然比特幣已經買了,但是兩年後才會真正值錢,而且那些錢還要拿出來等後面鬥音再融資的時候追投。
不然只會一點點變成小股東。 從流量到天王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