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思索了一日,縱橫心中決定,認為知恩不報,不義也。先對公孫霸說明自己心境,然後再做商議。於是決意已定,前往刺史府中見公孫霸。
公孫霸聞得王騰前來拜見,即命其女出堂前,傳命王騰來見。
門吏對縱橫道:“刺史有請將軍!”
縱橫泰然而入,目不斜視,見公孫霸坐堂中,面帶笑意,堂中有一少女,正是公孫霸之女也。
縱橫近前,拜見公孫霸,公孫霸親自下座扶起,又指其女對縱橫道:“此乃吾女,得以配將軍乎?”
縱橫惶恐道:“末將有何功勞?敢望主公如此厚愛?”
公孫霸呵呵笑道:“吾今招你為女婿,正是希望你能為吾建功立業也。以將軍勇武,何愁不能有功勳乎?今吾欲收取中原,前部先鋒者,非將軍不能勝任也。願將軍領受此命,建此功勳。則於公於私,皆兩全其美也!”
縱橫聞言大驚,遂前跪不起,公孫霸見此情景,變色問道:“難道將軍是想抗拒吾命嗎?”
縱橫伏地道:“末將不敢。望使君見諒,如若讓末將領軍南下中原,勢必再起刀兵,流血千里,生靈塗炭,此乃末將萬萬不敢也!”
公孫霸默然良久,嘆氣一聲道:“吾固知你不願也。你心向漢朝,而如今天下之勢,漢朝已經自身難保。天下諸侯,無人能勝過幽州。識時務只為俊傑,你一身勇武,何苦為那苟且殘喘漢朝作嫁衣裳?吾南下之意已決。今日你忤逆吾意,暫不治罪。給你三日時間,如能想通,前番之言,仍然有效!”言罷退入後堂。有丫鬟婢女過來,扶小姐進屋。
縱橫默然良久,方出刺史府。回來思索得數日,仍然難以說服自己迴轉心意。索性不再思考,就等三日公孫霸如何處置,已經做好心中準備。
三日後,公孫虎命人問縱橫心意。縱橫對來人說:“末將受主公知遇之恩,必將盡報。然而令末將為先鋒統兵南下之事,實在難以勝任!有負主公之望。請主公治罪!”
來人回報公孫霸。公孫霸聞知面如寒霜,道:“逆吾意者,雖至親不可饒恕,何況外人哉?”隨即傳令:奮威將軍王騰,抗拒上命,辜負恩榮,其罪大矣。本欲重罰,念其勇武,先削其軍職,逮捕械下,關押重獄。待吾取得中原歸來,再治其罪!於是令公孫虎帶護衛十人,前來將縱橫收監。以鐐銬鐵索重械之,嚴加看守。
公孫霸囚禁了縱橫,即在薊城召集諸將,調遣軍馬,準備南下攻取中原。
公孫霸對諸將道:“吾今統雄兵二十萬,坐鎮幽州,天下皆非吾敵手也。今觀中原各州,皆疲弱不振,此天賜良機,百年不遇也。吾欲收取中原,歸我幽州。青州首為其衝,今吾先欲取青州,何人敢領兵前往?”
公孫豹聞言,即上前請命道:“末將願提三萬虎狼之兵,前往青州,如一月之內未曾取得青州,末將甘受軍法!”
公孫霸正欲說話,忽然二將出班,一齊向公孫霸奏道:“殺雞焉用牛刀?此番無需三將軍前往,且先讓此功為末將兄弟也。請主公給末將兄弟三萬兵,收取青州,獻與主公!”
眾看其人,乃崔峰、崔嶽兄弟也,皆為遼東勇將。
公孫霸聞言大喜,道:“吾遼東勇士,爭先踴躍,必能建功也。”略作沉吟,又道:“青州雖然兵勢不振,然你等卻也小覷了中原人物。今番即便如此,吾令你二人領二萬軍為先鋒,再差朱玉、方龍、領四萬軍為後,又再差戴耀、毛達領二萬軍為遊兵馳援,依次進兵。如能攻得青州全境,皆你六人之功勞也。”
公孫豹聽罷,欲要爭之,公孫霸道:“中原地廣州多,以後還有更大立功機會,今番你休去,且養精蓄稅,後面再用你也。”公孫豹聽了,方歡喜而退。
於是令六人共領軍八萬,以六勇將之首的朱玉為主將,節制其餘五人,集結軍馬,準備停當,依次陸續從薊城出發,進軍青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