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沒有見過這些的朱文墐,就算是朱允煐看到了那些千軍萬馬的衝鋒、馳騁,也少不了內心裡感覺到熱血澎湃。要是不夠勇敢和堅韌,說不定也會腿軟、膽怯。
想起來了什麼,朱允煐說道,“明日讓你們皇兄領你們出宮去轉一轉,去京營看看。”
朱文墐瞬間雙眼冒光,看起來對於出宮這件事情非常期待。他可不在乎去哪,只要能夠出宮,那麼對於這小子來說就是值得開心的事情了,這必然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朱如意也有些期待、意動,“爸爸,咱也能跟著一塊去?”
“那是自然。”朱允煐笑著說道,“也就是你皇弟太小,要不也能跟著你們一塊過去。”
朱文墐和朱如意自然是非常開心的,他們出宮的次數屈指可數,不像他們的皇兄隔三差五的就出宮。宮外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也確實是比較新奇的。
帶著兩個孩子用完膳,朱允煐也就回宮休息了。也沒有打算回春和殿,朱允煐的妃嬪雖然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
朱允煐一直都沒有大肆挑選秀女,沒有打算佳麗三千,不過顯然皇帝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後宮裡少了人,他還是有很多的去處的。當然了,很多的妃嬪也是望眼欲穿的在等待著皇帝的臨幸。
雨露均霑可能有點費力,不過朱允煐偶爾還是會毫無道德壓力的去四處走走看看,誰讓他是皇帝,在這個年代更加不會有人去指責他,甚至會覺得皇帝的子嗣比較多還是好事情。
勞逸結合的朱允煐再次早起了,然後直奔奉天殿而去,要準備新一天的早朝了,這就是他的工作。
現在的朱允煐也能夠理解老朱當初的勤政了,一方面是因為政事確實多,自然也就不能有什麼耽擱,得更加的勤快才能將大明的江山治理好。
再一個自然也就是享受權力帶來的滿足感,一些人會覺得累或者枯燥,但是朱允煐一點都不覺得,他很享受自己一道旨意傳達寰宇,很享受自己的一道旨意讓大明江山有些變化。
對於這樣的事情朱允煐樂在其中,自然也就不會有任何的疲憊了,他享受還來不及呢。吃喝玩樂什麼的,在朱允煐眼裡簡直就是浪費生命,他這樣的工作狂無法理解一些紈絝的理念。
在奉天殿上,大明朝的臣子們也都是有序的在進行奏報,關於一些事情自然也會展開議論。這都是正常的朝堂格局,皇帝也應該廣開言路,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言而決。
這一次也有不少人發現了明顯的不同,此前雖然關於京察的討論很多,可是現在看起來就不同了。因為吏部尚書茹瑺主動上奏,比較具體的奏報了一些關於京察的事情。
這就是最為明顯不過的訊號了,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的天子是認真的,要開始京察了。
一些人惴惴不安,或者是想著走什麼門路、消除一些隱患,而有些人躍躍欲試,期待著在這一次的京察大幹一場或者讓自己清廉的名聲傳達天下。
京察確實會讓不少人丟掉烏紗帽,甚至是丟掉腦袋。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這也是升官的一個契機,只要有能力、只要運作得好,就有機會。
畢竟這樣大面積的京察,勢必會讓一些官員丟官,挪出來的那些位置自然也就需要有人補上,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了。
徐輝祖這些武勳看起來就是冷眼旁觀,這和他們武勳沒有太大的關係。武勳們在乎的事情,還是昨日商討的那些關於軍功的核定,那才是真正的當務之急。
佈置京察的事情當然重要,首先就是從吏部開始,大家也可以看出來皇帝的態度了。
不過大家看起來對此也不覺得有什麼意外的,要是吏部都沒有整頓好,憑什麼去主持京察呢?
雖說一次京察也沒辦法讓所有的貪官汙吏無所遁形,但是一定要將那些害群之馬給挖出來,不能讓他們有機會繼續作惡。
大理寺、督察院和刑部自然也需要派人出面,三法司不只是在重大案件才出面會審,這也是皇權、政權的一個特點。
刑部掌管主要的審判業務,大理寺成為慎刑機關,主要管理對冤案、錯案的駁正、平反。都察院不僅可以對審判機關進行監督,還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
三法司之間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職權分離、相互牽制的特點。這樣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一些冤假錯案,可以儘可能的避免一些貪官汙吏有機可乘。
吏部,就是這一次京察的第一關,很多人也都會關心這一次的京察力度到底如何,想要知道皇帝會如何懲處一些犯官。
洪武朝時期的一些噩夢和高壓還在,他們可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不希望英示皇帝撿起來洪武皇帝的那些嚴峻的手段。
只可惜這些人可能要失望了,因為英示皇帝看起來和洪武皇帝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三法司出面不說,這本身就可以代表皇帝的一些態度了。
但是錦衣衛和東廠也派人了,哪怕皇帝的旨意也就是讓他們監察、只是皇帝耳目,但是誰敢真的將他們不當回事?
朝堂上立刻有些反彈,一些官員引經據典、慷慨陳詞,希望皇帝收回成命。只可惜他們不會如願,皇帝不可能只是讓文官去處理文官的一些事情,天子鷹犬就算不是全部出馬,也該在旁邊有所監督。
沒辦法,誰讓英示皇帝和洪武皇帝一樣呢,內心還是有些刻薄、多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