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也不好多說什麼,主要也就是面對的是常茂,就是應天府最大的混不吝,尋常人對面常茂還真的沒有什麼辦法。
更何況常茂做的混賬事也不是一件兩件,大家實際上也都習慣了。他剛剛說的那些,實際上都算不上口無遮攔了,大家只是覺得開國公粗魯、直腸子。
那麼還是去辦好差事吧,畢竟核定軍功、封賞這樣的事情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這可是不能馬虎的事情。
看著常茂,李景隆說道,“開國公,駙馬都尉那事還是你去問問。”
常茂一愣,下意識的拒絕,“自然是你去問,陛下的旨意是你主理此事,咱就是給你打下手。你若是不給咱指派差事,咱更加樂意!”
面對這滑不溜丟的開國公,李景隆只能說道,“開國公莫要說笑了,陛下的旨意明明就是讓你主理此事,咱就是給殿下、國公打下手!”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那麼完全可以搶一搶主事的權力,這樣的事情辦好了自然也是有著一定的好處,當然是值得爭取的。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還是不要想著太出風頭的比較好。
這倒不一定就是說擔心搶了傅友德的風頭,或者是和軍方的武勳牽涉太深。單純的就是因為這一次有太子,更何況太子現在搞出來的事情,讓大家覺得為難啊!
雖然大家也都知道這件事情不可能真的就是太子去辦事,但是名義上還是以太子為首,常茂也好、李景隆也罷,都是在輔佐著皇太子殿下而已。
只是想想太子殿下鬧出來的么蛾子啊,那駙馬都尉李祺是什麼人啊,到底召不召他,現在心裡都沒個底啊。
這要是跑去問陛下的意思,說不定就是要被牽連,聰明人這個時候肯定是明哲保身啊,不去觸這個黴頭!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自然也就別談聊齋了。
不管是常茂也好,或者李景隆也罷,這一個個的其實都是聰明人,非常的聰明。
要說明哲保身,或者是不讓自己捲入一些麻煩,他們也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些訣竅。更何況能夠及時扔鍋,那當然就要及時扔鍋,只要有推卸的物件就好,不需要有半點的猶豫。
尤其是常茂,這就是典型的不沾鍋。不要說只是沒有太多交集、只是保持著麵皮上友好的李景隆隆,就算是岳父什麼的,常茂也可以在惹出了麻煩後第一反應就是扔鍋。
常茂想要當不沾鍋,李景隆肯定不答應啊。在他看來常茂是皇帝的舅舅,一直都是非常的受寵信,所以現在遇到了一些麻煩事,當然就是常茂出面了。
至於自己也是得到皇帝信任,執掌武院、節制武勳、轄制經營,甚至在早年間蒙當時還是皇太孫的當今天子舉薦假節鉞,這都足以說明他的地位超然。
但是不一樣啊,自己的這些恩寵可不能用在這些事情上,還是讓常茂去出這個頭!
都是不沾鍋、都是聰明人,什麼時候該出風頭、什麼時候該明哲保身,一個個的都聰明著呢。
最主要的還是這件事情牽涉到太子,乃至是太上皇,臣子們也都為難啊。當然需要考慮當今天子的感受了,不能和太子走的太近,當然也是因為當今的太子也就是太子而已,和他們本身沒有特別大的利益關係。
再者呢,還要考慮洪武皇帝的心思,只是那一位到底也是退位了,而且這幾年也沒有怎麼出現在朝堂。可是不管怎麼說,那都是開國皇帝,誰敢違逆了他的旨意?
文武百官這邊可以說心思各異,一個個的現在在想些什麼,很多人也是難以猜測的。
而小小朱就不一樣了,自然的牽著朱允煐的大手,“爹,咱今個聰明吧?”
朱允煐看了一眼求表揚樣子的小小朱,說道,“是聰明,比咱想的還要強!本來咱還想著要再給你鋪墊一下,哪知道你這邊和咱一唱一和,這事就辦成了,一點端倪都沒有!”
小小朱更加開心了,說道,“爹和曾祖都說過,當皇帝要因勢利導、借力打力。咱都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當然就要借題發揮了。咱可不管是怎麼做的,辦成了這些事就成!”
聽聽小小朱的話,不愧是洪武皇帝的重孫,不愧是英示皇帝的好大兒。
這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都是非常的實用主義,有些時候甚至實用到不在意什麼顏面了。只要能夠辦成事,只要能夠完成自己的預期,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
不過對於小小朱的話,朱允煐是非常開心的,“咱太子就是出息,今個這事辦得好!咱給你授意就成,你就能辦成事。不過咱也要說說,你還是急了點。”
小小朱就急了,忙不迭問道,“爹,咱哪裡做的急了?”
“有點不足,總的來說非常好了。”摸了摸小小朱的腦袋,朱允煐說道,“一會兒回乾清宮,讓你曾祖和你說道說道。要說識人之明、揣摩人心,咱大明朝沒人比得上你曾祖。你曾祖手段也多,霸道、王道純熟,借力打力更是毫無痕跡!”
小小朱立刻將手從朱允煐手裡抽了出來,開始一溜小跑朝著乾清宮趕去。
本來以為自己的表現非常好、無可挑剔了,本來還開心呢。現在知道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那就趕緊去找曾祖問問。
至於父皇,要忙著批摺子呢,沒時間教導。而且父皇說的曾祖厲害,小小朱當然認可,他的曾祖可是洪武皇帝,沒有人比咱曾祖更擅長識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