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將這些個勳二代、勳三代給塞進武苑,不只是他們一個個的都成為國之棟樑,也是想著能夠給他們一些壓力,儘可能的去延緩大明武勳腐化墮落的速度。
李景隆小心的瞄了一眼朱允煐的臉色,隨即說道,“陛下,太上皇有旨意,太子伴讀需入武苑。”
“這是好事,咱們這一代人老了,就該是他們治理江山。”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就召太子伴讀入武苑,他們雖年幼,只是現如今培養,以後也可為太子臂助。”
其實對於李景隆來說,他現在覺得有些為難的地方,其實就是年齡的問題,這一個處理不好就是要讓皇帝相當不高興了。
簡單的來說就是皇帝現在還不滿三十,皇帝現在還年輕著呢。這個時候就要開始培養皇太子的班底,顯然是早了點。
要不然的話,皇太子的那些個伴讀二十歲左右,皇帝還是正處壯年呢。一般情況下,皇帝對於這樣的局面能夠開心那才是怪事了!
只是現在皇帝都這麼說了,李景隆自然也就明白了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這對於他來說,也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不需要擔心有違太上皇的旨意,也不需要擔心惹得皇帝不高興。
甚至多想一點的話,這也是賣了皇太子一個好!
這麼一算下來,李景隆在這一局是贏麻了。哪怕他看起來只是一個辦事的人,不過他確確實實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大贏家。
伴君如伴虎暫且不說,他這樣的一個身份,自己要維繫著和皇室的親密,就不需要擔心手裡的權力,就不需要擔心曹國公府的門楣,他依然會是大明朝皇室掌控軍方的一面旗幟。
看起來武苑的事情確實不需要朱允煐太操心了,這讓他比較欣慰和開心,自己謀劃許久的事情也有著一些成效了。
在李景隆離開後,朱允煐仔細的看著武苑的章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今年穩一穩朝政,進行一些不大不小的改革。”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來,也頗為得意,“衛所改制、換裝,再加上練兵。再有一兩年的籌備,就可以再次動兵了。”
雖然被老朱認為不是特別具備帶兵的天賦,只是朱允煐也沒打算一直當一個休養生息、發展民生的皇帝,該打仗的時候肯定還是要打仗,大明也有這樣的資本。
下一次動兵,顯然也就是西北的那些韃子了,算起來也是蒙元的殘餘勢力,還是有著一定的實力的,絕對不是那種隨意就可以覆滅的螻蟻。
“只要再有一兩年的時間,先不說經濟方面的問題,糧草肯定是足夠的。”朱允煐忍不住期待起來,也頗為得意,“新式火器不說全部都換上,但是精銳的三大營以及重點的衛所,應該不成問題。”
這個時候也需要考慮一下進一步削弱韃子的實力了,也要有意識的去削弱他們的戰鬥力了。
不是說依然嚴格的限制鐵器等等的流出,也包括在其他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打擊,不給韃子任何休養生息的機會。
至於說對於高麗或者安南等地的攻略,現如今還不需要著急。因為在這樣的年代,那些遊牧民族才是中原王朝真正的心腹之患,其他的地方可以稍微的緩一緩。
這些事情也不只是朱允煐心裡有數,朝堂上不少有識之士也都是認為大明朝首要的任務,是將北邊的遊牧民族進一步的削弱,要將那些遊牧民族驅趕到更加偏遠、苦寒的地方。
“說起來雖然有了火器,只是還沒辦法讓草原只剩下能歌善舞。”朱允煐忍不住自嘲,也有些調侃,“好在我們現在不缺少戰馬,這算得上是一個好訊息了。”
這絕對就是一個好訊息了,現如今的大明朝版圖不算小,不要說河西走廊了,就算是後世的內蒙等地區,也都是在大明朝的版圖之內了。
這樣的地方很適合馴養優良的戰馬,騎兵在這樣的年代自然也就是最王牌的軍事力量,稱得上是戰略部隊也不為過。
傅友德和藍玉可都是在練兵,他們現在也都是在積蓄著力量,想要讓自己的戰績更加輝煌。
尤其是對於傅友德來說,他也是不折不扣的老將了。或許對於傅友德來說,他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了,如果接下來兩三年內不再次大動兵,他可能也沒有精力繼續帶領大軍征戰四方了。
看起來還是要抓緊時間才好,哪怕朱允煐比較自信朝廷現在還有一些良將。只是他也知道,相比起開國之初的將星四溢,現在大明朝的將帥水平也是下降了不少。
還是不能停下來啊,還是需要繼續努力,朱允煐的很多規劃才剛剛起步,這時候可不能有任何的驕傲自滿,距離成功還有很遠的距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