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拍攝現場,丁炙居然真的用調音工具把那部充當道具的鋼琴給調準了,然後手動彈出一首劇本里“SciebeHorIcingenOp48”。
說實話,就連鄒姑娘也被驚到了,在一起這麼久,她都沒聽過丁炙彈過琴呢。
不過聯想到丁炙“以前”唱跳歌手出身的背景,倒也勉強能接受。
但是會調音又算是怎麼一回事啊???
對此丁炙也覺得沒辦法,你有掛的話,你也能多才多藝!
這也算給當時在片場中的人們都小小地震了一下。
這一幕,也被節目組的攝像機給如實地拍下來了。
而丁炙會彈鋼琴,那麼也給了李文峰在拍攝上提供了很多方便。
比方能正面拍攝丁炙的雙手彈鋼琴的鏡頭,而不需要利用剪輯製造出丁炙在彈鋼琴的假象。
在拍攝完所需要的所有素材,經過剪輯之後,這部片也很快地送審成功——對的,別以為是綜藝的短片就不用送審。
既然它是作為電影的形式出現,哪怕只是十幾分鐘的微電影,那也是需要過一過的。
不過這個時候的事情,就和丁炙關係不大了。
在拍攝完這部短片後,丁炙和這檔節目的“緣分”其實也差不多盡了。
在丁炙幫李文峰起了這麼一個好頭,最後還未能拿下好成績的話,那無非就是兩個緣由,第一個,節目有黑幕,第二個,就是李文峰在後續的比賽中失手了。
但這也不是丁炙所能左右的了。
而這個時候,《開拍吧導演》中六位導演的作品也都接連完成了。
這檔節目的第一輪競爭進入到了第三個階段。
那就是放映的階段。
這個放映階段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影評人觀影后,給出打分,得分最高的將會成為“本期最佳強推”。
第二個部分,則是節目組安排的600人觀影團進行觀影。
第一批100人先進行觀影,每個人只能在六部短片中挑選一部片進行觀看,每一位觀眾相當於一萬票房。
而六位導演則是透過海報,宣發,現場拉票這種簡略版“路演”的方式來拉票。
而這第一批100人觀看完畢後,會實時更新他們對這部片的評價和打分,然後後面的觀眾能夠看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反饋,從而決定自己要選擇觀看的是哪一部影片。
其實這種模式,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現實中電影從宣發,排檔期,排片率,再到觀眾評價,口碑發酵,最終決定票房成績的模式。
而在第一部分的評分裡頭,李文峰和丁炙和《調音師》,在那群“影評人”的眼中,似乎並沒能獲得太高的評價,最終得到的是一個有些中規中矩的分數。
而最後拿到了第一輪競爭中的那個“最佳強推”名額的,卻是一部偏文藝和抽象的鄉村題材電影短片。
這倒是挺能體現出這群“專業”影評人的偏好來了。
很快,進度推移到了第二部分。
六位導演的影片都有一個專屬的放映廳。
這個時候,就充分體現出了李文峰的雞賊之處來了。
他把丁炙和鄒雨桐的全身海報列印了出來,丁炙眼睛裡透露出一絲詭異的灰白,赤著上身坐在了一架鋼琴前。
而鄒雨桐則身穿著有些性感的絲綢睡衣,站在丁炙的身後,目光“柔情似水”地望著丁炙,雙手為位舉起,手上似乎拿著什麼東西,被營造出一章,看上去就像是要在背後環抱住丁炙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