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和他崛起這幾年來,除了拍戲外,並沒有過度地“營業”有關。
更是因為在“抄襲事件”、“採訪事件”等風波中完美扭轉口碑和輿論所帶來的紅利,以及他那種“身為頂流卻鄙視流量明星”那種人設反差感帶來的好感度有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丁炙的業務能力幾乎是冠絕了同年齡段的所有演員。
至於第四,就有些玄學了,那就是他特別會挑劇本,或者說,他帶著點“票房福將”的意思在,所以即便是再爛的,再不被看好的劇本,只要被他看上眼了,冥冥中也有財神爺保佑。
其實這種說法,就跟“雨聲”或者“瓜神”的人設有點像了。
但偏偏港島人就還聽信這一套的,所以林朝先自然也是有幾分寧信其有的。
掛掉了電話後,丁炙多少有些撓頭。
要說演戲的話,雖然夢境空間裡頭,他的“四維”數字已經停滯了很久了,但是在出演過《追捕》和《隱秘的角落》之後,他的演技可謂是已經做到了圓潤而不拘一格,收放之間自成章法的地步了。
甚至角色的年齡也沒辦法太過限制於他了,這無疑是極大地開闊了丁炙的戲路,如今除了喜劇他沒有真正地涉及過,而又些未知以外,無論是什麼樣的角兒他其實都不怎麼虛了。
但要說到唱歌乃至“舞臺表演”這種在外人看來他的出道之路,丁炙多少就有點生疏了。
畢竟他擁有的是的只是原身的“可閱讀記憶”,自己本身和前身的愛好,擅長領域甚至在性格上都大相徑庭。
而像是曲藝中向來有“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的說法。
所以這一下子要丁炙“重新”回到錄音棚,那還真有幾分為難他了。
當然,丁炙也沒有太過煩惱。
他也早已擺脫了剛來到這個空間時,那種有些害怕被人發現自己是“冒牌貨”的些那種做賊心虛式的惶恐。
所以就算到時候合唱時五音不全也無所謂,反都可以交給一些百萬調音師嘛。
但沒想到的是,真到了錄音的那一天,結果卻出乎丁炙的意料之外。
因為他發現了,自己唱歌……突然意外地還挺好聽的。
這是不是聽上去挺矛盾。
自己居然不知道自己唱歌好聽?
但也是因為丁炙的前世其實是一個毫無音樂細胞的大哥,具體情況大概可以參機器貓裡面的胖虎。
有自知之明丁炙自然也絕少開口。
誰知道現在乍一開口,其實也還過得去呢?
這時候丁炙才有些後知後覺地“記起來”,原身在那個賣奶打投出道的限定團裡,其實是屬於聲樂擔當。
如今有這種“肌肉記憶”,似乎也不算是奇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