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他這一轉發,網上立馬就炸了。
不為啥,就因為反差實在太大了啊。
這不就給跟嚷嚷著給潘金蓮立貞節牌坊,給水太涼的錢謙益追封民族英雄一個性質嘛。
單是看著都能笑出聲那種。
——“講個笑話,俞振和郭四為內容原創者發聲,堅決反對剽竊抄襲的惡劣行徑!”
——“哎,幹嘛沒事拉上我們阿四啊!”
——“那還能為什麼,因為俞振和郭四不都是剽竊屆的哼哈二將嘛!”
——“我怎麼記得郭四被判抄襲多少年了”
——“對啊,還記得那著名的‘20%理論’嗎?就算把一部20集的劇全抄了,只要我把它灌點水擴充套件到100集,那我就不是抄襲.jpd!”
——“讀書人的事,能算抄麼?我們這叫借鑑,如果要拽一個名詞的話,我們這叫化用。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在自己以後的作文中也多多練習這種寫作技巧哦~”
這是普通的沙雕群眾,話語間,整個微博評論區都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首發網址http://et
——“不過話說回來哦,這貨說的,不會就是《窺探》吧!”
——“樓上的推理絲絲入扣,邏輯嚴謹,除了沒長眼睛,別的都沒啥問題,人明明底下都帶了#窺探#的話題了。”
——“我好像記得窺探的編劇那一欄裡頭有一個名字叫丁炙,該不會就是這部劇的男主演丁炙吧?”
——“這麼說來,那那個啥花航說的會不會是真的啊?畢竟一個幾年前還是愛豆的演員,現在幹了編劇的活,怎麼想也太過離奇了啊!”
這裡頭既有不明情況的吃瓜群眾,也不排除混進了一些帶節奏的水軍。
說起來,隨著《窺探》的大爆,其實也早有不少人注意到了編劇欄裡那個扎眼的名字,和男主演丁炙一模一樣的情況。
雖然也又有少數影視劇都有自編自導甚至自導自演的情況出現。
但一般來說,就連自導自演都是極個別的情況。
要麼就是片方資金不足,又是草臺班子,所以只能導演主演一擔子挑,要麼就是著名演員演而優則導。
而《窺探》背靠鵝廠,在許多人看來,就是鵝廠的自制劇了,自然不會有資金不足的狀況。
而丁炙呢?
隨著他的走紅,過往的履歷在大眾眼裡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再加上前段時間那些或真或假的“深扒”過往,也讓許多路人對他有所瞭解。
一個以養成系愛豆出身的藝人,能寫出像這樣精彩的故事?
背後興風作浪的水軍就是抓住了這一點,開始了往這個思路去引導,再丟擲點似真似假的料去推波助瀾。
本來就立場不堅定的吃瓜群眾向來就是最容易被帶節奏,何況還有理中客站出來一番分析。
——“我們都別先入為主啊,雖然俞振這比名聲不太好,但大家清楚啊,這次的主人公並不是他啊!是這個叫花航的博主啊!”
——“確實不太對勁啊,按一般的思路,假如真是丁炙寫的劇本,現在這劇又這麼火爆,背後團隊不早該出來營銷‘才子’人設了嗎,現在怎麼這麼低調啊。”
也有持反對意見的,要知道現在隨著丁炙的走紅,他的粉絲數量也日益龐大,戰鬥力也是不弱。
——“什麼叫做不對勁啊?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花航,一沒有證明丁炙抄襲的證據,二則也沒有什麼過往成績,甚至他們那個天海翼影視公司,連百度都搜不到作品的空殼公司,空口白牙說別人抄他的,就是抄了啊?”
——“對啊對啊!網路審判還真是可笑,我還說俞振以往的作品全是抄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