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丁炙雖然剛前不久就跟經紀人梁瓊議定,先讓子彈再飛一會,在窺探播出以及寒戰2上映之前,暫緩所有的業務,就連鵝廠系那邊丟擲來的橄欖枝都先晾了起來。
但梁嘉暉的邀約又完全不同了,這個他沒多少猶豫就過來了。
不是他厚此薄彼,而是一個是利益相關,一個是朋友情誼。
在內地的圈裡,隨著《八佰》的上映和《窺探》的前期開始宣傳,丁炙已經有了幾分斤兩了,所以蜜桃TV才會想要拉他上船的心思。
而梁嘉暉身在港島,再加上是老派藝人,和內娛圈不接壤,在他看來,丁炙還是半年前那個毫無名氣,但又很有潛力,極對他脾氣的小夥子。
說真的,許多港派藝人在往前十幾年都大多對內地藝人有種天然的優越感。
在十幾年後,港圈的衰落,港資也見風使舵地大規模投資內地,新生代基本青黃不接,這時候的許多港島藝人又大多帶著點暗搓搓的自卑心理,而又表現出一種倨傲的心態。
再到後來,內娛市場愈發發達,那體量又哪裡是港島一個小小地區能夠比擬的,那許多藝人又認清狀況,眼巴巴地想要擠進去了,有幾個成功的,更多的是失敗的。
內娛一年冒出多少個小花小生啊,自己都卷得要命,新生代基本來一個死一個,後面壓根沒人敢,也沒渠道來內地試水了,稍微出頭一點的大概也就是那個翻唱“野狼disco”的那位了。
而梁嘉暉和許多港島藝人不同。
他出道作就是在1983年內地拍的《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開局天胡,以新人之資,直接拿下第三屆金像獎的影帝稱號。
要知道那時候的金像獎還是很有料的,還不是如今淪為自家玩過家家的地區性獎項。
但因為這部片是在內地拍攝的,而當時灣灣文化局有個規矩,在內地拍過電影的演員,一律封殺。
而灣灣市場作為港島電影圈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這一紙封殺令,直接讓開局即巔峰的梁嘉暉直接涼了,最後甚至淪落到擺地攤餬口的地步。
據傳當時有看好梁嘉暉的人去過求情,灣灣那邊也有所鬆口,說梁嘉暉只要能夠寫“悔過書”,和內地劃分界限,就尚有商量的餘地。
卻被地攤小販梁嘉暉給拒絕了,這一舉措,讓他直接被雪藏了兩三年。
可以這麼說,梁嘉暉是少數對內地的態度始終如一的藝人了,但他卻絕少標榜自己是啥啥愛國藝人之類的。
也許在梁嘉暉看來,這本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好吹噓的。
所以說,他對丁炙的如此上心,似乎也就說得過去了,他沒啥門戶之見,圈子之別,很純粹地就是想提攜下看得順眼的後輩。
港島國際機場。
丁炙闊別半年多,再次來到這裡。
和上次自己和小胖揹著大包小包自己找去劇組酒店不同的是,這次有了接機的人,待遇完全不同了。
一個乾瘦的青年人舉著寫著大大的“丁炙先生”四個大字的紙牌,邊看手錶,邊往出口這邊張望著。
突然他看到了丁炙,連忙向他招手。
“雷猴!雷猴!喔系辣個.....辣個!丁生!”
看到丁炙走來,乾瘦青年操著半生不熟的港普,艱難地想要捋直舌頭向丁炙問好,搞得一旁的小胖差點沒憋住笑。
“哎!行了!說粵語吧,我南粵人,聽得懂。”
丁炙操著一口流利的粵語,直接讓乾瘦青年鬆了一口氣。
“丁生!我是來接你機的,我叫李力,丁生你叫我阿力就得了。”
在阿輝的帶路之下,丁炙兩人先是去酒店安頓下來之後,到了下午才見了梁嘉暉所說的那個朋友。
那個朋友叫林朝先,是個在內地也許沒啥聽過,但在港島頗有幾分名氣的導演。
他在千禧年前就曾經獲得過金像獎最佳導演,在這十幾年來,也拍攝過不少動作警匪片,大多叫好又賣座,算是把這一型別片給摸得熟透的那類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