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固然會讓她的觀點和分析多少帶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傾向,但又怎麼樣,反正她只是個平平無奇的野生影評人,她的受眾也喜聞樂見。
“咦?”
周鶴的注意力突然被電熒屏中的一道身影給吸引住了。
那是一個有些平平無奇的抽菸鏡頭。
長髮,西裝,揹帶褲,歪著頭斜靠在牆邊,顯得吊兒郎當的刀子,眼神隨意中帶著一絲肅然地盯著前方不遠處。
周鶴對這道身影有點印象,似乎是影片開篇守在橋邊拒絕軍人入內的一個小痞子。
後面陸陸續續也作為背景板出現過好幾次。
在本就是群戲的這部影片裡,這個叫刀子的人物之前的出鏡時間加起來估計不到一分鐘。
但周鶴以她那豐厚的閱片量斷定,既然把主視角給這個人物,接下來的幾分鐘裡,這個叫刀子的小痞子肯定有重要的戲份。
因為戲劇裡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場景中開頭出現一把槍,那麼到最後它一定會響”。
......
......
“這些孩子,個個都是爹孃生的啊!”
“專諸要離是也.....”
“那......咱們晚上唱,挑滑車?”
“長坂坡!咱殺他個七進七出!”
其實看到這裡,周鶴已經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情節了。
但是,即便預料到,依舊擋不住飾演刀子那個演員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那種讓她驚豔的氣質。
在丁炙叼著煙,眯起那雙丹鳳眼,把身上的西服脫下,披在了身邊一個小孩的身上時,嘴角那挑起的一抹笑意。
這種不是說單純外表上帥氣還是說單純演技的好壞。
而是有那麼一種強烈的特殊感覺,那就是這個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就是主角!
戲班中人說的那段臺詞,彷彿就是在給他作畫外音一般。
遙遙對著屋內的蓉姐拱手告別,彷彿在說著“去去就回”。
在電車上把身上僅剩的外套甩出,丟給平時看都不會看上一眼的乞丐。
用從不離身的小刀割開手指按下血印,“巴蜀商會,瀘江堂!小輩刀子請願!”
而是有那麼一種強烈的特殊感覺,那就是這個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就是主角!
戲班中人說的那段臺詞,彷彿就是在給他作畫外音一般。
遙遙對著屋內的蓉姐拱手告別,彷彿在說著“去去就回”。
在電車上把身上僅剩的外套甩出,丟給平時看都不會看上一眼的乞丐。
用從不離身的小刀割開手指按下血印,“巴蜀商會,瀘江堂!小輩刀子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