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炙哥素來就煩愛逼逼賴賴的臭沙比了,真遇到那種自以為很幽默的人兒,他怕自己不消幾分鐘,就得跪在地上摁著對方人中求他別死。
所以這種節目註定和他無緣了。
綜藝節目中,除了這個還靠點譜外,其他的都是不值一提的了,有些名頭甚至是丁炙第一次聽到的,想來也不是啥好資源。
至於影視劇的資源,除了寒戰2這種大卡司之外,很多都是平臺自制劇為主的劇本。
這些劇本有好有壞的,有些角色對丁炙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有部叫掌中之物的反派角色,就讓他有些興趣。
“但是,這些四大平臺的戲,大多都有一個要求。”
“什麼要求?”
“要出演他們的戲,就得和他們平臺籤分約。”
其實在所謂的分約之前,就有一個叫做“部頭約”的玩意兒。
在影視公司風生水起的最初那些年,想要參與頭部影視公司的作品,很多演員也是要簽訂部頭約的。
部頭約一般會在合約中規定,在未來N年,和藝人合作x部劇,演員片酬不能超過現在片酬的百分之幾。
影片平臺一開始也是沿用了這個做法,與每個演員所簽署的內容不盡相同,合約的內容也有可商議的空間。
相對寬鬆的部頭約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
對很多新人來說,部頭約實際也未嘗是一個機會。
但隨著平臺的興起,基本奠定了四大影片平臺平分天下的格局。
普通演員要參演各大平臺的劇,就有了更高的門檻。
影片平臺開始要求普通藝人出演平臺自制劇、定製劇的時候,要和平臺籤分約,不然就會被拒之門外。
至於分約的要求,可就比部頭約更加嚴苛了,一般都會規定,在未來N年,簽約的該藝人包括影視、綜藝、商業代言等所有的收入,平臺都要分走百分之幾。
這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站隊,畢竟你簽約A平臺的分約,基本是不可能在B平臺接到專案了。
在聽完了梁瓊的解釋之後,丁炙的眉頭皺成了一團。
“就是我演了他一部戲,之後的拍戲,綜藝,甚至代言,都得看平臺的臉色?”
“對。”
“那我豈不是成跪著要飯的了嗎?”
“那你要這麼說,要參演熱門的劇,還真就是跪著要飯的。就這,多少人想跪還沒這門子呢!”
“想要紅,想要掙錢,跪著要飯其實不寒磣的。”
梁瓊眯著眼睛說道,壓出了幾條魚尾紋。
丁炙突然笑了笑。
“哎,瓊姐,要是咱們腿腳不利索,跪不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