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縉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為從剛剛哪些青年話語中,透露出了,今日這些府兵之所以會爆發譁變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軍餉被剋扣了。
但吳文宣卻說,之所以減發軍餉,是因為朝廷下令把庫銀都調撥去賑災了,所以庫銀短缺之下,才減發了軍餉。
可根據自己這幾天重點翻看兵部遞上來的奏摺時,卻從未見過有那一份奏摺中提及減發軍餉的事宜,因此,李縉嚴重懷疑哪些被剋扣下來的軍餉,都被楊弘新和吳文宣二人給私吞了。
見楊弘新遲遲沒有回話,站在李縉身旁的李濟煥,便威脅著說道:“楊弘新,陛下問你話呢!還不快說!!另外,這欺君可不是小罪,你想好了再說!”
又過了好一會,楊弘新才吞吞吐吐的說道:“回……回稟陛下,兵……兵部未曾下過行文,說要減發軍餉。
見到了楊弘新那忐忑驚恐的模樣,更是讓李縉坐實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朕問你,那些被私吞的軍餉,又都被誰給瓜分了?!”這一下,李縉的語氣中,已然帶了三分殺氣。
楊弘新一看見李縉那冷峻的神色,更是慌了心神,哭訴著說道:“陛下饒命啊!末將有罪,罪臣真的不知道那些被剋扣的軍餉去哪了,這會之所以剋扣那些軍餉,也是因為吳文宣在前兩日,突然找上我,和我說了這件事情,罪臣一時沒有抵住誘惑,便答應了這件事。至於他背後到底有誰,罪臣就不得而知了。”
“看在你還算實誠的份上,,朕現在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你要還是不要啊?”
而本以為死定了的楊弘新,不帶任何遲疑的就回了一句,“罪臣,謝陛下隆恩!”
“那好,那朕要你攬下今日發生的事情,承認是你親手殺了吳文宣!原因嗎,也很簡單,因為吳文宣剋扣軍餉,打罵軍卒,為了維護兵卒,你與吳文宣爭吵起來,但他卻還羞辱與你,所以你一時氣憤之下,便殺了吳文宣,但又恐事情鬧大,這才下令手下兵卒封鎖了營寨。”
“啊?陛下,這……!”楊弘新被李縉這麼一說直接愣住了,如果事情真是按照陛下所說的這樣,那自己絕對是有功無過。
“怎麼?你不願意?朕這可送了一場大功給你,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有機會替朕除去一條這麼肥的蛀蟲的。”
“願意,願意,陛下有令,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見到自己的計劃已經完成了,李縉的神色也就恢復正常了。
沒錯,這就是李縉一直在計劃的事宜,李縉想要保下這些府兵,說來也很簡單,只需要像李濟煥那樣,掏出自己的那塊金龍腰牌,往營寨外一丟,就什麼都解決了。
但這樣的解決方式,只會讓問題陷入更糟糕的地步,自己身為皇帝,確實能讓朝廷上,放棄或是減輕對這些府兵的追責。
但對於牽連到剋扣軍餉這件事中那些官員們來說呢?這些府兵就好像一顆被暫停了倒計時的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再將他們炸傷。故而,那些官員一定會想辦法除掉這些知道內情的人,來保護自己,這其中也包括楊弘新。
可要是楊弘新願意抗下這件事情,那結果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只要讓那些官員相信,是楊弘新為了不讓事情暴露,不得已的情況下殺了吳文宣。剋扣軍餉的事情並沒有敗露。那接下來,自己就可以順著楊弘新這根藤,把藏在幕後的那些瓜一個個的給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