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陸懷安搶了兩次有什麼的?
中國這麼大,那麼多廠子呢,他陸懷安能搶得過來?
可是他沒想到,國家的動作這麼快。
一舉封了這個路子,他談到一半的合同,直接就籤不成了。
蔣學坤氣得砸了個菸灰缸。
原本這個事,就該靜悄悄的進行的。
這個該死的陸懷安,太招搖了。
又是餘寧整事,又是松儀這邊搞什麼交接儀式。
這可倒好,直接把路子給堵死了,誰都沒得玩了。
國家限制之後,國企開始了一場打破“三鐵”的制度改革。
“三鐵”,指“鐵飯碗”“鐵工資”和“鐵交椅”。
這三項制度改革,是得傷筋動骨的。
離開了計劃經濟時代,不再如同之前一樣由國家統一接單,定額分配,按計劃生產。
很多工廠都在走向凋零。
初時大家都還以為這次改革,跟從前一樣,只是說說而已。
可是沒想到,這一次,動作非常大,執行得非常徹底,可見領導們的決心。
第一點,實行分廠承包制,對幹部實行聘任制,建立起幹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打破“鐵交椅”;
第二,則實行職工崗位競爭,職工能進能出的用工機制,打破“鐵飯碗”;
而第三點,是改革現行分配製度,做到工資、獎金按勞分配,向生產一線和苦、髒、累、險崗位傾斜,向科研開發、產品銷售等關鍵崗位傾斜,打破“鐵工資”。
這三點全都做到,國營企業便能真正的脫胎換骨。
為什麼之前有政策傾斜,大力扶持,國營企業卻仍打不過私企?
就是因為太過笨重,內裡繁雜。
如果這三項能真的執行到底,內裡肅然一清,這些企業肯定能起來。
如大河解凍一般,這場改革迅速蔓延開來。
看清楚了這份決心,陸懷安深吸一口氣,讓龔皓這邊安排人下去:“買下來的所有廠子,都得利用起來。”
蔣學坤可以擱置不管,他們不可以。
這些廠子,他們得把它們撐起來。
這當然是一個很難的事情,龔皓硬著頭皮接下來,光是整理這些公司匯總過來的資料,就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