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無奈地解釋說:“好,那就實話告訴你。你認的這個乾孃有個三閨女,人長得非常漂亮,我認她當幹閨女了。”
越發迷糊的居老五不解地問:“你認幹閨女,那是為你好,和我有啥關係?”
居老太太說:“是我幹閨女,將來也可能成為我兒媳婦啊!”
這回更讓人不明白,居老五接著問:“你幹閨女咋又能成你兒媳婦?你兒子除我外,其他都成家了。”話說到這兒,他突然醒悟過來,接著問:“媽,你不會是給我找老婆吧?”
看到兒子開竅,居老太太鬆口氣說:“好小子,有點兒腦子,還不太迷糊。”
居老五哭笑不得地說:“我的娘啊,你看中的人,我不一定能看好啊!再說,就是看中了,上門提親不就完了,值當繞這麼大彎嗎?”居老太太說:“所以讓你去看嘛,你要是相中了,我才好往下進行,要是相不中,以後就不提這事。繞彎子是種策略。娘考慮過,先認作乾親,將來萬一結為親家,關係處理好了,他們不會多要彩禮錢,能省不少呢!”聽了母親解釋,居老五無奈地說:“先說好,我要是看不中,你不能逼我!”居老太太笑著說:“我不逼你,不過咱也說好,別看上就不理你娘了。”
去易莊慰問的重任,於是就落在居老五肩上。
兒子登門拜乾孃,要有人帶著,不然一人上門太突兀,老五會感覺尷尬,對方也感覺不被重視。居老太太琢磨半天,決定讓老四帶弟弟去。居老四去幫過忙,和他家比較熟。兄弟倆一起慰問,也讓對方感覺有面子,一舉兩得。居老太太主意一定,立即安排二人一同前往。
次日吃罷早飯,兄弟倆帶著禮品出發。居老四平時大大咧咧,不太注重儀表,隨便穿了套衣服,和往日相比沒啥變化。多年在外做生意,居老五更注重儀表,他的打扮明顯有別於四哥,一身筆挺西裝,紮了農村人少見的領帶,腳穿一雙鋥亮黑皮鞋。和西裝配套的褲子,也熨得象新的似的,為了顯得更有型,他還用啫喱水噴了頭髮。在兄弟們中,居老五個頭最高,和其他人一樣,這傢伙也很強壯,臉盤又酷似某香港男星,略加打扮就顯得非常man。二人走在馬路上,一個常見的農民打扮,配上一個農村少見的穿著,有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之所以肯聽母親安排,是因為居老四已多日沒去易莊,尤其沒去三爺家,他十分惦念冰花,至於母親的計劃,他其實並不放在心上。居老五很少在家,遇到的人多數不認識或不熟悉,也很少說話,因此遇到熟人打招呼,成了居老四必做的事。
兄弟倆邊走邊說,不一會兒就來到三爺家,居老四進院就嚷嚷:“三叔、三嬸,我們來看你們了,趕緊出來,看看我帶了誰來?”
三爺、三奶聽到喊聲,趕緊從堂屋出來。院裡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居老四,那位帥氣年輕小夥子,三爺三奶不太認識,不過從臉型判斷感覺面熟,好像見過一樣。三爺趕緊招呼說:“小西來了,趕緊上屋坐。”將兄弟倆請進屋,看了座、倒上茶,三爺問:“小西,這個小夥子是……,是不是你五弟小東啊?”
畢竟見過世面,三爺反應挺迅速,前些日子聽說居老五快回來了,大膽猜測居然一下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