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紅塵壹莊 > 風光宜人

風光宜人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洪荒帝尊 埃德裡公主 系你歡言[娛樂圈] 嬌貴死了 糟糠之妻做皇後 噬骨烈愛:燃情帝少深深吻 一紙寵婚:神秘老公惹不得 異魂修仙傳 哥布林公主進化論 諸天靈皇 獨藥宗師 [凹凸世界]失敗品 [家教]鳳梨戰隊 最佳夢想 歡脫萌後:皇上,麼一個! 記者實習生 邪龍靈主 仙呂記之仙域靈宮 槍槍命中小紅心 八零:空房四年,丈夫帶回了戰友遺孀

易莊遠離城市,距離泌洲縣城25裡,距離最近的城市——苑城,也有150裡。在沒有快速交通工具的年代,農民出行全靠步量。易莊人去苑城辦事,早上五更出發,半夜三更才能返回,而且路上不能閒逛、更不能拐彎去其他地方。雖然大家都知道苑城,但多數易莊人終其一生也未曾去過。

這裡自然風光宜人,村東有條自北向南淌水的小河。每年雨季來臨,充沛的雨水自天而降,又從四面八方注滿小河。激湍的河水穿過田野、繞過村莊,向南流進三夾河,注入泌河、清水河,又奔向漢江,隨長江滾滾洪流,最後匯入東海。

村東小河橫亙在易莊與東側鄰莊居村之間,成了一道“天塹”將它們天然隔離。居村西鄰南北距離約18裡的沙石路,地理位置優越,出行極為方便。易莊南邊、西邊和北邊三個方向都沒有主幹道,外出較為困難。村東又因小河的存在,造成東向出行到18里長的沙石路也不方便。為向東直達主幹道,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經大家集體商議,易莊人決定舉全村之力,在小河上修建一座方便通行的小橋。

橋不大且簡易,由磚頭堆徹而成,僅有一個橋墩、兩個橋洞。橋的外牆壁澆築水泥,橋洞內用水泥硬化,地面水平、光滑,不易毀壞。夏季涓涓細流淌過水泥地面,光腳站在上面,清澈的河水從腳面淌過是種莫大享受。夏天大雨降落,橋下成了臨時避雨點,雨急且水流增大,這裡又變得異常危險,若不及時離開,極有可能被激流沖走。

雨過天晴,這裡還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橋頂與橋下地面之間高差不大,每當小河斷了流,橋底地面潮溼鬆軟,一些膽兒大調皮的男孩兒爬到小橋護欄上面,勇敢地往橋下跳。膽小的男孩兒和文靜的女孩子站在一旁觀看,向勇敢者豎起大拇指,不時發出讚歎之聲。

易莊栽滿種類繁雜的樹木。每當春季來臨,樹木開始泛綠、發芽。到了盛夏,樹葉碧綠茂盛,樹冠高大威武,整個村莊鬱鬱蔥蔥,顯得生機盎然,碧樹綠葉掩映之下,房屋若隱若現。經過幾年、幾十年的成長,村裡的楊、柳、椿、榆、槐等樹,長得又高又大又粗壯。村民們蓋房子,這些樹木搖身一變,又成了房梁、檁條等。百餘年來,這些樹木時常更新,種了伐、伐了種。

當然也少不了果樹,如棗樹、柿樹、梅子樹等,偶爾有人搞來些罕見的品種,如核桃、石榴等樹,種在自家院裡,讓其他村民倍感羨慕。易莊栽種很多棗樹,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棵。每當果實成熟,濃濃的棗香遠遠飄散,令人垂涎三尺,常惹得孩子們鋌而走險,爬到樹上摘下來吃。

村莊周邊田野種滿莊稼。每當莊稼長起時,高的、矮的一片碧綠,將村莊周圍妝扮一新。最美要數油菜花開,金燦燦的一片,與綠油油的麥苗相映成輝。易莊村民看慣了油菜花開的勝景,對此早已習以為常,大概是“身在此山中”久了吧!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累累的果實披在田野地裡、長在作物枝頭、掛在農家小院、堆在村邊麥場。村民們穿行於田間土埂,漫步到鄉間小路,落坐在農家小院,望著豐收的景色,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喜歡喊兩嗓子的人,趁機撇腔拉調地吼一段兒地方戲,或豫劇、或越調、或曲劇。年輕人不喜歡戲曲,則唱起跑調的流行歌曲,幹累農活的村民,有時會放下手中的鋤頭,站在莊稼地側耳“欣賞”,聽到不舒服處時,則會笑著搖搖頭。

易姓人代代往下傳,轉眼已到第八代。村中輩份最高的那些老人,年紀越來越大,每年都有人去世。易姓人去世,通常都葬在祖墳。易莊有兩處祖墳,一處在村東,一處在村西。當年逃難到此的易興嘉,便埋在村東的祖墳。

據最懂家族歷史的村民易立業講,村西祖墳最上面埋葬的那位先祖,便是吃了易老漢黑窩窩頭的易振族。他去世後,子孫將他安葬於此,給易莊開闢了一片新墳地。易振族後代較多,埋葬於此的人自然就多,時間久了,村西祖墳的面積,逐漸趕上村東墳地的面積。

每到祭祀祖先的時間,易莊村民帶著供品,三三兩兩來到祖墳,燒送紙錢、緬懷先祖。年長者藉機教育下一代,指著每個墳頭告訴孩子,這裡埋葬的是哪位祖先,那裡睡著的又是哪位長輩。

春風化雨雨化田,

田舍破曉繞炊煙;

煙香漸入遊子夢,

夢還故鄉老屋簷。

聆聽祖先故事成長的孩子,兒時所受到的教育,終其一生都不會忘卻。那些遠走他鄉的漂泊遊子,曾經聽過的陳年往事,無不化為終生難以釋懷的鄉愁。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吞噬訣 陌上柔桑有佳人 我真是個醫生 穿書後我開啟女主劇本 新社會里的逼婚記 初愛入骨:原來你曾經來過 為了你,換了心腸 太陰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