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得已做出了降價的決定。
最後三星的Galaxy和note系列分別降價1500~2500塊。
價格下浮之後,其中端的銷售價格能夠和瀚海3手機幾乎持平。
這樣才能夠保證三星手機的競爭力。
不然傻子才會花七八千的價格去買一個三星手機。
而實際上在終端銷售處,三星的實際銷售價格要比官方打的價格還要低。
有一些銷售商情願自己少賺一點,也想盡快把手中的手機給賣出去。
不然貨砸在自己的手裡,那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己的現金啊!
自此以後三星就做實了,不保值名聲。
骨折三星的名聲就這樣子傳匯出去。
庫克也得知了瀚海3的銷量,而且他也看到了瀚海科技在微博以及推特上面釋出的相關公告,意思就是讓消費者者們慎重購買。
看到了瀚海科技官網的這一次公告之後,庫克氣不打一處來,有一些憤怒地說道:“他們釋出這一次公告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們說一說,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吧!”
庫克這樣說其實是自己的嘴硬。
但是他得知三星的手機價格已經打了,骨折之後,也就是說蘋果要是不降價,很有可能也賣不出去。
畢竟在瀚海3在手機的面前,蘋果毫無優勢。
不過庫克就要比三星的那些高層精明得多。
他們知道蘋果手機是絕對不能夠降價的。
如果蘋果手機和三星一樣降價,那麼蘋果保值的名稱就算是徹底完蛋了。
如此以來使用者必定會選擇瀚海3手機,而不會選擇行蘋果手機。
那該怎麼辦呢?
不降價啊賣不出去,降價之後對自己品牌的名譽又不好。
無可奈何之下,庫克想出了一個妙招。
這個妙招就是已經生產的iPhone7就算了,沒有生產的iPhone7就立刻減產。
在的零部件還是那些零部件,不過加iPus更改一個名頭變成iPhone 7 se,不過價格就真的是打骨折。
iPhone 7se的終端銷售價格也是4999。
這個價格和瀚海三手機靠齊,就是希望能夠搶在瀚海三手機的市場。
在實際情況到底是怎樣?
消費者要不要買單?
這就只有由市場說了算。
長天科技總部。
陳瀟的辦公室裡面剛剛更換了一臺電視機。
今年6月是歐洲盃。
陳瀟算是半個球迷,用100寸的電視看球是當然是要比以前55寸的電視看球爽得多。
而且這臺電視品牌就是由京東方生產的,採用的就是碳晶鐳射螢幕,顯示效果槓槓的。
電視是由京東方的老總王東親自送過來的。
王東看到自己工廠生產的產品,內心的那一種驕傲之情溢於言表。
他這一次來到長澤洲可不是僅僅是為了給陳瀟送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