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周廷烽遷宮,小叔叔借讀
李竹茹最終還是沒有出賣周泓安,若不然大皇子本就對他父皇的誤解會更加深刻,只是承諾定然會翻倍補償他,將做好的撈汁大雜燴送去永安宮,請他和賢妃娘娘一塊品嘗,這件事才堪堪被糊弄過去。本文搜:卡卡小說網免費閱讀
東西比周廷烽更早一步到永安宮,賢妃看著古月軒送來的吃食,懷著古月軒東西就沒不好吃的信任率先品嘗了一番,結果便是酸酸辣辣吃得有些停不下來,靠著強大的自律才沒有貪食。
賢妃漱完口感慨道:“竹茹姑姑這做的吃食論食材和烹飪複雜程度並比不上禦膳房,但偏偏味道可口開胃,難怪這段時日廷烽身量見長。”
旁邊的大宮女上前,“竹茹姑姑心思靈巧,大皇子古月軒待得倒是開心,哪怕是寫課業也沒有不耐煩。”
光是愁眉苦臉可不算不耐煩,往日大皇子脾氣暴躁的時候,在永安宮哪怕是賢妃輔導他都能摔得砰砰響。
賢妃感覺少操心後臉上都少了長紋路的危險,“往日裡他成日在宮中不聽話,本宮看著確實有想把他打發走的沖動,可真等到他要遷宮這一日,心裡終究是捨不得。”
本來開年就要遷宮,但宮中事務繁多,東西所那邊也沒有修繕好,後來李竹茹又入宮,才耽擱到現在。
賢妃好不容易因為兒子要離開自己身邊單獨住生出的慈母情,等周廷烽回來不領情的嘰裡呱啦一大堆後,又迅速變成熊熊的怒火。
“母妃你操心這些做什麼,我身邊那麼多人照顧,難不成東西所的奴婢還敢欺到我頭上?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母妃你是捨不得我,對嗎?我又不是要出宮建府,走到東西所就小一炷香的時辰,就算是母妃你不願意走,我隨便跑回來父皇也不至於把我抓起來丟回東西所。”
“父皇都說了只是讓我慢慢習慣單獨住,我己經不是三歲小兒,可以單獨當家做主,母妃你別太脆弱。若是父皇知道我搬到東西所導致母妃你憂思成疾,定然會強制讓我回永安宮。”
“……”
小虎子盯著賢妃逐漸兇殘的眼神根本不敢上前提醒大皇子別再說了,賢妃娘娘眼神都變了。
可惜周廷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一個勁埋頭苦吃,就算是如此,都擋不住他一邊嚼嚼嚼,一邊嘰裡呱啦刺激賢妃。
賢妃保持著面上的淡定,偏過頭示意宮女將她的武器拿上來。
周泓安之前送來過一把專門定製的戒尺,看著威懾力十足,賢妃還當皇上想得太過激,大皇子再如何她也不可能下狠手。但現在賢妃知道她錯了,有時候若是不下手,自己就會一口氣憋到胸口上不去下不來。
周廷烽萬萬沒想到居然會在永安宮見到父皇的同款戒尺,唰的一下抱著眼前的撈汁大雜燴退後三步,還抽空將沒吃完的筍條吸進嘴裡嚼嚼嚼。
“母妃,你這是要做什麼?”周廷烽雖然還在詢問,但眼睛己經十分熟練的開始觀察宮人的站位。
永安宮的地形他了熟於心,現在不過是觀察站位方便他逃出去的時候不被幹擾。
賢妃只恨自己太瞭解兒子,他眼珠子一轉她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戒尺拍在桌上啪啪響,“你今日若是敢跑,你屋子裡那些刀槍弓箭就別想安然帶走。”
但知子莫若母,打蛇打七寸,周廷烽無奈服軟,“母妃,我沒錯你不能打我。”
賢妃收起戒尺,“誰說了要打你?你自己做虧心事做多了,見到戒尺的第一反應就是跑。”
周廷烽最是會抓關鍵內容,危機解除,他又小心的把手裡的盆放回桌上,嘟嘟囔囔道:“母妃你現在和父皇一樣學會嚇唬我了。”
只不過父皇是真打,跑都跑不掉。
這麼一出鬧下來,什麼傷感都被鬧沒了,賢妃己經從對兒子搬走的傷感走出,轉而走入對兒子離開永安宮後是否會在東西所胡作非為、無法無天的擔憂。
本來周廷烽膽子就大,等到了東西所身邊更是沒有人管束,她都怕半夜被人通知“娘娘,大皇子又闖禍了”。
雖說如此,但賢妃還是派人去東西所盯著周廷烽住所,就怕有人不怕死的糊弄。
李竹茹也去東西所看過,沒有什麼好看的,像是帶單獨庭院的單獨宿舍,並不寬闊,但好在只有周廷烽一個人住,更是沒有任何玩樂或是有趣的佈置。
李竹茹還擔心周廷烽會不滿,誰能想到他接受良好,反而一臉無所謂。
按照他的話說,不過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只要不髒、冷暖合適,何苦再要求其它。
李竹茹都大吃一驚,周廷烽還和她解釋,“姑姑不用對東西所費心,我平日也就回來睡一覺。白日裡不是在上書房就是古月軒,用膳也是回我母妃那或者是在姑姑那,我要玩樂的話古月軒也能玩,父皇安排的騎射場也佈置好,我待在東西所時間少之又少。”
李竹茹一想還真是,學習在上書房,吃喝玩樂在古月軒和賢妃的永安宮,東西所就是一個睡覺的客棧。
賢妃本還想費點心思,聽到好大兒的言論,更是沒了佈置的心思。
賢妃只能多準備些被褥和衣裳,這個年紀的孩子長得很快,加上週廷烽每日都不知道在哪裡刮蹭,衣裳更是損壞得快。
周廷烽還沒來得及遷宮,李竹茹倒是被太後喊到了永壽宮。
永壽宮並非太後一人,還有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身邊帶著一個她熟悉的面孔——寧王小世子周灼齊。
“奴婢拜見太後娘娘,見過寧王妃。”
太後和藹道:“果然你的記性好,還認得出灼齊。”
寧王妃是典型的圓盤臉,一張臉透露出高階的喜慶,說話也爽利,“這位便是竹茹姑姑,我早該來親自見面道謝,只是之前都耽擱了。前些日子太子生辰,我家這個還不敢來和竹茹姑姑當面說,回府後叫我好一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