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可以叫我陪你
好像也是,他們這樣的高門子弟,小時候很多都是請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來家裡當家庭教師,在家進行一對一的授業輔導。
何況宋沉衍以前,是在國外唸的書。
沈歲柔差點都忘了他才回國發展沒多久,把手機還給他的時候,笑了下,來掩飾自己那點尷尬,“也對,你在國外長大的,對京都的學校不熟,好像也正常。”
宋沉衍接過手機,連線好車載藍芽,骨節分明的手握著方向盤調頭,表情挺平靜,只是沒接話。
他平時其實話不多,沈歲柔也習慣他有時候的沉默寡言。
只是她隱約感覺到,宋沉衍好像不太想聊這個話題。
可能對於他來講,從小離鄉獨自在外的經歷不算好,人家不想聊,那她也識趣,不打算再繼續說什麼。
沈歲柔把臉轉回窗外,安靜吹著那溫熱的夏風。
路燈的光影掃過臉上,她忽然聽見,宋沉衍開口道:“我十二歲才出的國,之前都是跟我奶奶住在一起。在那兒之前,一直是家庭教師上門講課,我也會自學一些課外的東西,方便之後的出國考證。”
看來她猜的也沒錯,畢竟宋博彥小時候,也是在家有老師上課,根本不用出去上學。
“挺好的啊,在家就能上學,不用在夏天最熱,冬天最冷的時候早起。也不用在下雪和下雨後,還要上體育課。”
那可真是學生時代,最苦惱不過的事情。
沈歲柔想起自己小時候,又笑著說,“我好像是八歲跟我爸來的京都,當時還挺不習慣。這邊的餛飩餡兒很大,皮兒也厚,吃起來像餃子。”
“那會兒住在隔壁的李奶奶,總喜歡給我家送炒肝兒和羊雜湯,你不懂,那味道真的很沖,羶味也重得不行。”
“小時候沒吃過這些,也不適應,時常會想念蘇城香甜的酒釀圓子,和鮮香的薄皮餛飩。每次暑假都會催著我媽,早點帶我回外婆家,去見我的小夥伴,還有餘程家養的貓。”
淩晨的街道,車燈稀疏。
沈歲柔的頭發被風吹得肆意飛舞,她望著一盞盞掠過的路燈,像是穿梭過一幀幀的歲月長鏡,看向遙遠的小時候。
“蘇城很好。”宋沉衍眉眼淡泊,沒有否認那座煙雨朦朧的南城小鎮,確實適合生活居住。
他目不斜視地望著浸在夜色裡的城市,語氣清淡平靜:“所以,適應一個新的地方,你用了多久時間?”
沈歲柔輕輕靠在座椅上,唇角彎了彎,“不記得了。人都是這樣,一個地方呆久了,慢慢就會隨波逐流,融入環境,改變習慣。”
想起什麼,她望著馬路對面一排排小吃店,對宋沉衍說:“不過也說不準,我喜歡口味辛辣些的食物,既不屬於蘇城的鮮甜,也不屬於京都的濃厚,很奇怪吧?”
“不會。”宋沉衍說,“喜好是個人先天習慣,也不全部關乎於環境的改變。”
沈歲柔贊同地點點頭,手肘搭著窗沿,支著額角說:“說起來咱們一會兒要去的那家面館,我小時候經常光顧,店主是一對很恩愛的叔叔阿姨。”
“每天路過的時候,店裡會用收音機放著京戲,阿姨邊做面條,時不時邊跟著哼兩句,叔叔就在門口支個攤兒,給那些放學的小孩子畫糖人兒。”
她扯了扯宋沉衍的襯衣袖子,看向他的時候,眼睛很亮,“欸,你吃過糖人兒嗎?”
宋沉衍瞥了她一眼,沒說話。
但沈歲柔懂了,笑著說:“上次我來吃這家手工面的時候,好像還有看到他們店裡放著那些老工具。一會兒我問問那位大叔,現在還能不能做糖畫。”
那是家開在學校附近的面館,已經很多年了。
沈歲柔小時候放學還要去參加培訓班,有時來不及回家吃飯,偶爾沈母會領她去這家店,吃一碗現做手工面。
面館的招牌換了新的,看起來幹淨整潔。門口還是像以前一樣,擺著長凳和木桌。
這種老式的東西,在現今的社會可不常見。
但偏偏是這樣的不常見,讓很多人路過這家面館,都有種親切的回憶感。
已經過了十二點,附近很多門店已經早早關門。
沈歲柔和宋沉衍走進店裡時,老闆娘還在廚房裡,為明天的生意揉著準備發酵的面團。
透過玻璃櫥窗,看見客人進門,老闆娘脫了手套,擦了擦臉上的汗,從後面繞出來。
“吃點什麼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