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柳園
春雨時節,河邊的綠柳開始抽芽,點綴在黛瓦白牆繪出的小鎮裡,平添幾分詩意。
今年景鎮的遊客特別多,沈歲柔撐著傘走過景街最熱鬧的地段,四處張望一會兒,在一家掛著“休息”提示牌的店門口停下了來。
她拍拍袖子上的雨水,收了傘,抬頭往上看。
門外那兩株玉蘭長得好,被雨潤過,嫩枝上的花苞已經半開,隱約遮住了朱紅底的木牌匾上,“柳園旗袍”那幾個字。
店門是關著的,沈歲柔倒也不急著敲門,她熟練的往右邊走,拽了拽門口垂下的那根紅色絲線。
“丁玲當啷”,老式風鈴掛在門上輕響。
她等了一會兒,木質雙開門後面,隱約有個人影走出來。
“不好意思,過年期間不營業。”
“小姨,是我啦。”
門後的女人看到沈歲柔在門外,微微驚訝,很快笑著開啟了店門,“囡囡啊,你怎麼跑來了?你表舅他們呢,走了嗎?”
“回了呢,表舅要趕最早的班車,一大早就領著表姐他們走了。”沈歲柔側身鑽進店門,把雨傘放進門邊的籃子裡,“哦對了,外婆怕你沒吃早飯,讓我給你帶了白水粽。”
“哎呀,媽她也真是的,這麼下雨,怎麼還讓你過來給我送東西。”
小姨攏好披肩,接過沈歲柔遞來的飯盒,看她外套沾了雨,轉身去裡屋給她拿毛巾。
“不是外婆的意思,是我自己想來的,順便有點事兒想請你幫忙。”
沈歲柔跟在小姨身後,邊走邊欣賞著她的作品。
店裡外廳不似普通服裝店模樣,反倒像個茶館,木桌和做了蘇式框景的牆邊,陳列擺設著一件件做工精美的旗袍。
雖然數量不是很多,但從剪裁縫紉,到盤扣繡花,每一件都是傳統的純手工製作。
且它們有個特點,都是誕生時,已經有了預定它們的主人。
“怎麼了,想要我給你做件新裙子?”小姨今天穿了身梅花底的絲絨旗袍,走路時腰肢微擺,幾乎將中國女人的風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沈歲柔跟著小姨進了裡屋,眼睛掃過工作臺,上面針線工具擺列整齊,一旁的模特架上,還有件衣襟繡了一半的旗袍。
等小姨把毛巾遞給她,她才想起回話:“差不多,不過不是給我。”
“嗯?那是給誰,朋友?”
“給……宋沉衍的奶奶。”
沈歲柔把前後原因大概告訴了小姨,得知宋奶奶很喜歡她,小姨還挺替她高興。
“這樣說來,咱們確實得給人家好好回禮。”小姨抱著手臂,白皙的手輕輕磨著下巴,“店裡年前的單子已經做完了,年後的訂單目前只接了兩件。如果你不趕時間,我可以請師傅她老人家親自幫你做。”
柳園旗袍鋪是百年老字號了,在蘇城甚至整個旗袍圈裡,都很有名。
店裡的旗袍不僅都是純手工製作,連裁縫的手藝,都是一代一代,以傳承的方式延續至今。
一般來說,一個師傅只收三個徒弟,然後選擇其中最優秀的一個,繼承和發揚柳園旗袍。
小姨從小沒事兒就愛來柳園瞎逛,她還半點兒大時,對旗袍就有著獨特的品味和根深蒂固的熱愛,後來得了老裁縫眼緣,幹脆給她收了當徒弟。
也是因為小姨的緣故,沈歲柔從小就偏愛旗袍,別人重金都難求一件的純手工柳園蘇繡,她幾乎從小穿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