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九的判斷得到了印證,才發現自己大意了,日軍的內部一定發生了最大的變化,他猜測在日軍內部出現了高人。
這一下激起了高九的鬥志,他很久都沒有那種棋逢對手的感覺了。
高九天賦異稟,越是危急時刻,他的頭腦越冷靜。他仔細分析判斷了形勢,他認為敵軍這次的行動絕不是山東日軍單獨行動,應該是整個華北方面軍在下一盤大棋。
他馬上給王金棟發去了電報,讓他們把派來增援的那一個師的部隊也收回去,提醒他們防備日軍的大舉進攻。
這一點高九也沒有判斷錯,王金棟很快就發來了電報,說日軍第七軍的部隊正在向洛陽和鄭州方向攻擊前進。
高九認為在河南方向的日軍第七軍向洛陽和鄭州方向的進攻,是起輔助的作用,目的是牽制第41兵團,無法救援泰安方向的地下黨部隊。
因此對於河南方向,他還是比較放心的。
如今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去救援駐守在泰安方向的地下黨魯南軍區的部隊。
高九經過認真地考慮之後,給地下黨方面發去了電報,要求他們務必要堅持72個小時,到時候他一定會率領援軍到達的。
隨後,他給張全發去了電報,接著帶領著王佔奎、郭恆明等人離開了桃花山,前往桃園鎮。
高九的判斷基本上是準確的,土肥圓、寺內壽一、華北方面軍新任司令官以及濱田義至,共同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計劃的核心是重新佔領泰安城,打通津浦鐵路。
在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濱田義至就把他老一套瞞天過海、遠端奔襲的戰術搬了出來,博得了土肥圓等人的讚賞。
新任司令官據濱田義至的意見,又進行了修改,經過土肥圓和寺內壽一的認可之後,制定了一個全盤的作戰計劃。
新任司令官曾經擔任過華中方面軍第十一軍司令官,第三師團是第十一軍的主力,他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於是就把第三師團海運到了lyg,對地下黨魯南軍區的部隊發動了突襲,順利地攻佔了棗莊,然後進犯泰安。
土肥圓、寺內壽一、新任司令官以及濱田義至飛到了濟南城,在第12軍司令部設立了指揮機關,親自指揮泰安戰役。
濱田義至對高九實在是太熟悉了,他認為高九一定會派出空軍去支援地下黨方面的作戰,日軍第三航空隊不會派飛機去攔截,他希望土肥圓能夠親自出面,逼迫第三航空隊加入泰安方向的作戰。
就在泰安戰役打響的同時,土肥圓親自帶著一支從北平帶來的衛隊,進駐了日軍第三航空隊。
他已經提前跟空軍部進行了溝通,得到了空軍部給他指揮第三航空隊的授權。
在他的監督之下,日軍第三航空隊司令官迫不得已,只能派出戰鬥機攔截了桃花山游擊隊的空軍。
既然跟高九已經撕破了臉,也就不再顧及其他了,在打退了桃花山游擊隊的空軍之後,他們又派出轟炸機前去轟炸泰安前線的地下黨魯南軍區的部隊,給魯南軍區抗日武裝造成了慘重的損失。
濱田義至判斷,在泰安戰役打響之後,高九一定會派出地面部隊前往泰安城增援,有很大的可能性,高九會親自出馬。
因此他們出動了日軍第141師團的一個步兵聯隊,在平泰公路設伏,對高九等人進行伏擊作戰。
多虧了高九的提醒,張全等人才沒有進入日軍的伏擊圈。
張全等人接到了高九的電報之後,他們立刻停止了向桃花山寨的撤退,返回山裡與日軍展開了游擊戰。
桃花山游擊隊就是以山地游擊戰起家的,他們又熟悉桃花山區的地形,雖然只有500人,卻打得日軍的一個步兵聯隊狼狽不堪。
剛開始的時候,日軍的聯隊長還下定了決心,要消滅前面的桃花山游擊隊。
隨著戰鬥的進行,日軍的傷亡慘重,越打他就越沒有信心了,到了後來已經萌生退意,希望能夠脫離戰場,前往泰安方向與日軍第142師團匯合。
張全、杜生喜、李成武等人看到日軍想跑,他們每人率領一部分游擊隊員跟隨著日軍進行打擊,死死地纏住了他們,等待高九率領的桃花山游擊隊到達。
高九等人到了桃園鎮之後,立刻向平泰公路方向前進。他們不斷地跟張全保持聯絡,對於正在與張全等人激戰的日軍進行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