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佐禎昭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他猜想很有可能高九故意在甄城方向露面,是為了吸引日軍方向的注意力,為guo軍部隊將主力部隊調往宜昌方向打掩護。
不久以後,又一個訊息傳來了,說宜昌方向也出來了很多軍車,那些車輛上也都是guo軍計程車兵,他們車隊行駛的方向竟然是甄城方向。
這件事情再次把影佐禎昭給弄糊塗了,他實在是搞不清楚,guo軍這到底是要幹什麼?
影佐禎昭畢竟是個聰明人,他首先認為高九是一個極其狡猾的人,他必須要從最複雜的方向上進行考慮,他認為高九在甄城暴露自己的行蹤,這就說明,他很有可能是在掩飾自己企圖,很有可能是聲東擊西。Guo軍真正的攻擊方向,應該在宜昌方向。一旦他有這個想法之後,他就開始把這件事情進行腦補,他認為宜昌方向儘管有長江的阻隔,guo軍戰役發展的範圍比較小,可是guo軍很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役,他們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挺近日軍控制區的縱深區域,在宜昌方向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取得戰果,更符合guo軍將領們一貫的做法。這麼一想,高九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將主力部隊調往宜昌方向就很合理了。
自從產生了這個念頭之後,影佐禎昭認為自己識破了高九的陰謀,他有點兒小激動,立刻命令手下的諜報人員搞清楚,從宜昌方向出來的guo軍車隊的情況。
終於,他得到了一個訊息,從宜昌方向出來的guo軍的車隊,在第一輛和最後一輛卡車上,的確是裝滿了guo軍士兵,可是中間的那些車輛上,每輛車上只是在後擋板附近,坐著幾名guo軍士兵,裡面竟然是空的。
影佐禎昭一下子明白,高九這是要誘騙日軍對guo軍進攻方向的進行錯誤判斷,果然採取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
影佐禎昭是個謹慎的人,他並沒有匆忙地做最後的判斷,他還要以其他的證據來進行佐證。
不久以後,他收到了宜昌方向傳來的情報,guo軍部隊大量採購糧食,採購的數量遠遠的超過了宜昌方向guo軍原有的規模。
不僅如此,還有日軍的諜報人員發現在宜昌機場上,降落了不少的運輸機,從上面卸下來大量的武器彈藥。
這就足以證明了,在宜昌方向將會有大量的guo軍增加。
影佐禎昭終於搞清楚了guo軍的主攻方向,於是他就把情報向畑俊六做了彙報。
畑俊六根據影佐禎昭提供的情報,認為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於是他下了決心,開始將日軍的主力調往宜昌方向。
從宜昌方向和甄城方向,每天仍然有大量的車隊來回撥動,影佐禎昭不知道的是,車隊裡面的內容已經完全改變了。
原本從甄城方向前往宜昌方向的車隊都滿載著guo軍士兵,如今卻只有第一輛車和最後一輛車上,仍然是這個樣子,中間的車輛上都是空車。而從宜昌方向開來的車隊裡面卻滿載著guo軍計程車兵。
在第九兵團的司令部裡,高九、張副司令等人接到了軍統方面發來的電報,說日軍的主力部隊正在向宜昌方向集結。張副司令笑道:“高先生,日本人終究還是上了你的當了。哈哈!”
原來,guo府方面這次是準備打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戰役,是想擴大guo軍的實際控制區域,宜昌方向地域比較狹窄,限制了向日佔區縱深發展,高九認為日本人肯定也會想到這一點,因此他們防禦的重點方向很大的可能性會放在甄城方向。
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戰役,部隊的集結是個大問題,那麼多人馬的調動很難能避開日本人的耳目。
如果日軍得到了guo軍在甄城方向發動大規模戰役的準確情報,他們調動主力部隊前往甄城方向,對於guo軍來說,就很難取得重大的進展,還會造成重大的傷亡。因此,一定要想辦法,讓日軍做出錯誤的判斷,將主力部隊調往宜昌方向。
因此高九決定利用日軍多疑的心理,做出一副聲東擊西的樣子,結果他真正的目標是聲西擊西,就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把宜昌方向大量的guo軍部隊送到了甄城方向。
經過了半個月時間的準備,在甄城方向集結的guo軍部隊已經達到了兩個兵團、七個軍、31個師的規模。
在部隊的調動過程中,為了掩人耳目,那些火炮之類的大型裝備沒有攜帶。
但是這難不住高九,在此之前,他已經組織了大量的技術人員指導部隊對火炮等重型裝備進行了拆解,在開戰前利用夜間進行空運,然後在甄城方向重新進行組裝。
一切準備就緒了,可是還有重大的難題擺在了高九的面前,那就是guo軍部隊計程車氣問題。
guo軍部隊之所以戰鬥力薄弱,主要的還不是他們的裝備和訓練落後,而是guo軍將領們在作戰時各懷鬼胎,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因此在作戰的時候,都不肯出力,相互之間更是無法配合。
戰局順利還好說,一旦戰局出現不利,大家都心懷退意。因此,明明在guo軍部隊兵力佔優勢,甚至火力也佔優勢的情況下,仍然打不過日本人。
高九決定這次要採取措施,一定要解決這個難題。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要解決guo軍將領們的後顧之憂。
根據高九的要求,jun委會特意對參戰部隊下達了一道命令,這次甄城方向的作戰中,所有的參戰部隊無論損失多少人馬,甚至打成了光桿司令,guo府方面將會進行全額補充,而且根據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會加大補充的比例。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甚至說,只要guo軍將領不是畏敵避戰,部隊在戰場上表現勇敢,損失的人馬越多,給他們的補充也就更多,甚至還會給他們擴編。
這一條就基本上打消了guo軍將領們儲存實力的想法。
除此之外,guo府方面還制定了嚴格的戰場紀律,這一次是來真格的了。戰場紀律中規定,在戰場,如果發生儲存實力畏敵不前的情況,上級指揮官對下級軍官當場執行戰場紀律,無需請示就可以將其當場槍斃。如果有畏敵不前、遇險不救等情況,也會執行同樣的戰場紀律。
為了將這一點落實到實處,guo府方面特別授權軍統方面來監督執行,他們在每一個團級以上的部隊的指揮部,都派駐了一個軍統特別小隊,他們有權代表jun委會對guo軍將領執行戰場紀律。
到此為止,guo軍將領想再儲存實力,打滑頭仗,已經完全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