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後面還有不少國家等著自己去打。
大魏計程車兵,就只有這麼多了,這一次幾乎是抽出一半的兵力出來。
假設付出所有將士生命,擊潰諸國,也是血虧。
“射陽侯,按我的意思,九十萬大軍,直接總攻,數量壓制,九十萬大軍拼殺,不信打不開他們的國門。”
“只要能進國門,一切好說,總比這樣要好,這樣衝鋒,只是徒增傷亡。”
廣陽侯開口,他希望透過數量碾壓的方式,開啟敵國大門。
最起碼,比這樣要好一萬倍。
只是他的提議,瞬間被廣陽侯給否決了。
“九十萬大軍,總攻阿木塔國門,我等至少要付出十萬將士代價!”
“攻破國門之後,又能如何?突良國必然會給予支援,各國也會援助兵馬,到時候我等想退都退不了。”
“極有可能被活活耗死在阿木塔國內。”
“如若這般,九十萬大軍全部戰死,對大魏來說,是天大的噩耗。”
“大魏江山,必會因此付出天大的代價,你糊塗了嗎?”
射陽侯直接否決。
九十萬人總攻?
這是什麼場景?密密麻麻全是人,人家直接用投石器,各種大型戰器,隨便一砸,就是幾百人的陣亡。
一個時辰,就是數萬的傷亡。
只要堅持三四個時辰,你開啟了國門又能如何?
進去以後,你熟悉環境嗎?只怕就是等著別人殺吧。
當然九十萬大軍,的確可以將阿木塔所有將士血洗一遍,但要記住,大魏現在是對百國宣戰,可不是對一個阿木塔宣戰。
要是對一個阿木塔宣戰。
九十萬大軍來臨,阿木塔就要投降了。
所以這種不理智的提議,他當場否決。
“射陽侯,廣陽侯只是一時氣憤。”
“眼下,總攻肯定是不行的,但若是這樣打持久戰,對大魏也不利。”
“守仁兄弟說,五天內拿下阿木塔,只怕有點難啊。”
臨陽侯打個合場,廣陽侯明顯就是有些氣壞了,糊塗了一下,肯定不是這個意思。
“先不管,傳令三軍,休好生息,明日再集結衝鋒,不過再加十萬人入場,鏖戰三個時辰,三個時辰若還未攻破國門,鳴金收兵。”
射陽侯下達軍令。
不管如何,上面沒有給明確的指示下,他就要按照之前的意思來。
犧牲是必然的。
哪有戰爭不死人的?
只能說盡可能減少傷亡罷了。
“我等遵命!”
眾將士起身回答,既然射陽侯下達了命令,他們就必須要遵從,哪怕知道沒有意義,但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
然而,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
“報!”
“唐國使者前來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