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引來民間怨言,如若再不回應,只怕會惹來天下人嘲笑,到時軍心潰散,老臣擔心,影響大魏國運,還望陛下今日給予明確回答。”
“也好振我大魏之威,塑我三軍之魂,固我大魏子民之心。”
“懇請陛下,給予回應。”
說到這裡,安國公跪拜在地上,朝著女帝行大禮。
聲音響起,一時之間,眾武官臣子也紛紛開口,朝著女帝一拜,齊齊開口道。
“懇求陛下,給予回應。”
武官一脈在這一刻集體開口發聲,請求女帝給予回應。
只是此話一說,陳正儒也立刻站了出來。
“陛下,安國公所言極是,但區區十二異族國,算不了什麼。”
“臣認為,如若回應,反倒是助長其氣焰,大魏不需要解釋什麼,也沒必要解釋什麼。”
“此事完全不需要給予回應,如若回應,只怕會再添亂事,倒不如就這般冷下去。”
陳正儒開口,他知道武官一脈心意已決,但該說還是要說。
對現在的大魏來說,拖一定是比不拖好。
可此話一說,武官一脈不由怒了。
“陳尚書,敢情被罵的不是你們對吧?”
“你知道現在外面有多少百姓在罵我等是孬種嗎?”
“身為武官,我寧可死在戰場上,也不願被萬民辱罵,十二異族國聯名彈劾許守仁,爾等一個屁都不敢放,也害的我等被萬民唾罵。”
“大魏什麼時候如此窩囊過?哪怕是北伐之後,大魏也依舊沒有怕過誰,陳正儒,你這是要壞我大魏國運,你其心可誅。”
有侯爺怒指陳正儒,大聲怒吼道,指責對方。
“若我等畏死,任百姓唾罵,我等也絕無半點怨言。”
“可這般在此受不白之冤,我等不服,陛下,若再不回應,那天下人都要來笑話我大魏了。”
“北伐我們是輸了,可我們沒有斷脊樑骨,大魏兵魂依在。”
又有列侯站出來大聲喊道,聲音響亮,在大殿內炸起。
“陳尚書,你今日若不回應,明日便是百國彈劾,若再不回應,丟的便是大魏顏面。”
“再者,你口口聲聲說無需理會,可說到底不就是你們這幫文臣怕了嗎?你們這群貪生怕死的東西。”
“無非就是看著大魏開始安穩,你們不願再添戰事嗎?可我告訴你,大魏的安穩,不是靠銀兩,不是靠計謀,靠的是刀劍,靠的是拳頭。”
“如若不震懾外族,大魏永無安穩之日。”
又是一位列侯開口,他的觀點沒有任何錯誤。
沒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建立在外亂之上的。
若不能震懾異族,國家又怎麼能發展起來?
而這些,陳正儒都明白,他都知道,但他更加知道的是,這是一個陰謀,整件事情全部都是陰謀。
大魏只能拖,絕對不能回應,若回應將會是一場戰亂,一場誰都不願意看見的戰亂。
所以即便是面對武官怒斥,陳正儒依舊開口道。
“當下,不可戰,也不能回。”
“陛下,如今大魏局勢不穩,應當繼續圍繞百姓,圍繞民生,圍繞國家發展而前行,絕不能因為此事,而更改國策。”
陳正儒開口,他知道自己這番話說出,必然會遭到武官集體抵制。
但他還是要說,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來說,是大魏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