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守仁學堂進行終審,終審結束之後,必須要在丑時之前,交給文報館,而文報館立刻交給印刷紙地。
在卯時之前全部印好,由各地書店販賣兜售。
目前許清宵定的是週報,就是說所有新聞都是一週內的事情,因為目前流程還沒有徹底熟練起來。
萬一出了差錯,這不尷尬?
所以先暫定週報,一週一份,只要分量足夠,資訊多,足夠京都百姓吃一週的瓜。
然後再開始一週兩份,到最後才是日報。
不能太心急,否則的話,一旦出錯,就丟人現眼了。
大魏文報館已經建好了。
一百多號人,是張如會請來的人,許清宵安插了十個自己人進去。
地位也有劃分,小編負責資訊遞交,責編負責第一道資訊稽核,主編負責第二道稽核,以及各方面的反饋。
副總編有兩個,許清宵安排李守仁進去,而張如會也安排一個比較有威望的老學者進去,嚴謹一點要好,不然壓不住人。
至於總編,暫定的是自己。
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也全部搞定了。
現在就等著大魏文報出世了。
守仁學堂,許清宵望著桌上的第一版大魏文報。
說不緊張吧,有點不太可能。
但說很緊張吧,也不是特別緊張。
也就在此時,張如會來了。
“賢弟,事情做完了,愚兄讓人把事情全部散出去了。”
“現在京都百姓都在討論六部尚書打架的事情。”
“你是不知道,京都百姓們有多感興趣,到處都是在說這件事情,據說這事傳到了陛下耳中了。”
張如會走了進來,直接喝了口茶,累的半死。
他從來沒有這麼累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個人來做的,許清宵相當於指揮。
“好!”
“有議論就好,議論越多,第一版賣的也越多。”
許清宵滿意地點了點頭。
六部尚書鬥毆的事情,被他稍稍操作一下,瞬間成為了大魏京都最大的話題。
想想看啊,六位尚書啊,這是什麼人?
哪一個不是位極人臣?
他們鬥毆可不是小事,百姓們怎麼可能不關注?
而且許清宵讓人散播了一些謠言,真真假假,以至於百姓們這幾天,沒事就吃瓜,沒事就聚集在一起討論。
但到底是什麼事情,就沒人知道了。
畢竟這件事情陳正儒已經讓吏部謹口了,吏部官員雖然想說出去,可問題是不敢說啊,涉及到六位尚書的面子。
誰敢造次啊?
“兄長,眼下所有事情都搞好了,就等明日文報出售了,備了多少份?”
許清宵問道。
“已經備了十萬份。”
張如會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