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各國使者一份,這就有些誇張,如今守仁的字帖,據說京都有人願意開十萬白銀收購。”
“何止是十萬兩,他的落名,三千兩白銀有人要。”
幾人開口,並不覺得賺了,反而覺得有點小虧。
但王新志搖了搖頭道:“你們放心,不是守仁自己寫,他寫好了原本,讓人拓印,落款都是蓋章,就他的印章,禮部拓了二十塊。”
“用都用不完。”
王新志如此說道。
當下,六部尚書不由忍不住笑了。
這是什麼跟什麼啊,你說你許清宵親筆落字,最起碼還有點價值,拓印版的,就算拿出去賣,頂破天幾千兩白銀。
再加上一國一份,就更貶值了,一千兩都算多。
這主意,整個大魏也就許清宵能想出來。
而顧言則是極其滿意道:“守仁還是守仁啊,這性子像我,不錯,不錯。”
他是由心的感慨,許清宵這樣做,簡直是一舉雙得。
“可這樣做的話,不怕萬國使者生氣嗎?”
工部尚書李彥龍不禁皺眉,雖然這辦法挺好的,但他總覺得會出問題啊。
“肯定生氣啊。”
“這次萬國來使,最少也給了三千兩白銀的禮品,你回個這東西,不生氣才有鬼了。”
“不過守仁說了,大魏的體面是靠刀兵維持的,不是靠銀子穩固的,他們要生氣就讓他們生氣了,難不成真敢跟我們開戰?”
王新志有些鬱悶道了。
他身為禮部尚書,這件事情鬧大了,他肯定要背鍋,鬧不大名聲也不怎麼好聽。
這就是禮尚往來的事,你隨禮多少,一般都是加一點回去,你要是有錢,可以翻倍。
然而這次,擺明了就是坑人。
當然了,說是說萬國使者,其實算上一些今天有可能明天就沒了的小國家,也就是千把來個,大魏鼎盛時期,湊了不少小部落國家,才勉強掐到萬國。
所以一千來個國家,倒也沒什麼,大部分都是小部落,真不敢對大魏說什麼,而一些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說陳國,唐國這種,也沒有膽子找大魏麻煩。
無非就是名聲難聽點罷了。
但怪得了誰?還不是自己想出這餿主意,按正常給,我正常隨禮回去,大家你好我好,非要把大魏當肥豬,那不好意思,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做扮豬吃虎了。
當然了,王新志也沒完全答應許清宵的要求,一些小國,給的合理,他會給予一定補償,不過那是後面的事情了,現在不可能補償,大家都公平,不然真要鬧出事。
“恩,守仁這話說的符合老夫性子,大魏的體面,靠的是刀兵,而不是銀子,以前這幫來使動不動送這個送那個,不就是想要騙錢?”
“現在有守仁當家了,我等的的確確省心了,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守仁入朝堂才不過三個月。”
“已經得到我等六部支援,包括武將一脈對他也極有好感,嘖嘖,守仁當真是天縱奇才,不僅僅有才華,而且還能在朝堂中如魚得水。”
兵部尚書開口,他細細點評許清宵一番。
這是由心而言。
的確,此話一說,除了一直顯得心事重重的刑部尚書張靖之外,其餘人皆不由點了點頭。
是啊,許清宵入朝到現在,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僅僅只是三個月,許清宵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文人,一躍成為了大魏第一俊才。
文采飛揚也就算了,朝堂之事,許清宵更是八面玲瓏,最先入的是刑部,按理說都會被打壓一番,結果許清宵反將一軍。
大鬧刑部之後,六部無人敢招惹,至於後面的事情,也就不一一細說。
但不知不覺當中,許清宵在刑部當中名聲極高,現在去了戶部,幫大魏王朝大把大把賺取銀子,戶部上上下下誰不尊重許清宵?
誰又不稱讚許清宵之才?
而吏部的陳正儒也別說了,自從許清宵為民立言後,陳正儒對許清宵便有極大的好感。
工部的李彥龍,其實還好,畢竟許清宵的水車工程,也著實讓他敬佩,平日裡吐槽兩句,那是長輩對晚輩的習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