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商人為官,涉及國家之本,動搖大魏,請陛下三思啊。”
兵部尚書周嚴也跟著開口了。
不僅僅是他,武將們也齊齊出聲,國公們開口了。
“陛下,官商官商,自古以來不可相謀,請陛下三思,還給予爵位,這絕不可能。”
國公們紛紛跪在地上,懇求陛下三思。
而且一位位大儒也跟著開口。
“天下書生讀書,皆優勝劣汰,優先錄取,破壞規矩,陛下,臣等不答應。”
文武百官,再加上儒官一脈,所有人整整齊齊站隊,除了一個人沒有說話,其餘全部開口,制止女帝如此荒誕的行為。
給商人官位?
三個點他們就不同意。
第一,自己辛辛苦苦讀書,辛辛苦苦在朝堂磨礪,才到如今這個地位,而這些投機倒把之人,只需要花費銀兩就能當官?他們願意嗎?只會覺得噁心!
第二,自己想要封爵,得歷盡千辛萬苦,甚至到死都沒有爵位,瞧瞧許清宵,做了這麼多事情,哪一件事情不是震撼天下的事情,才封了個普通爵位,這些商人有什麼資格封爵?
第三,官位和爵位,本身屬於極其高貴的東西,讓商人這種低賤之人參合了,豈不是拉低了格局?天下百姓回頭要怎麼笑話他們?
說直接一點。
就是擺明了瞧不起這般商人。
什麼臭魚爛蝦。
給他們官位?哪怕是不掌權都不行,嫌丟人。
影響很不好。
這就是滿朝文武不答應的原因。
因為對比之下,讓宦官掌權,是實打實拿到了權力,而讓商人擁有官職,這是影響問題。
宦官掌權本質上是要比商人擁有官階影響要大,但這個是內部問題,屬於朝廷內部事情。
而商人擁有官階,就不是內部問題了,而是天下對大魏的看法和影響。
滿朝文武中。
只有一人沉默不語。
那就是戶部尚書顧言。
他第一時間就知道,許清宵的計謀就是這個。
他想幫許清宵,可看著百官態度如此堅決,再加上他也不認可啊,商人在他眼中可不是什麼好東西。
真要讓這幫商人有了官職,他也不開心啊。
綜合一下。
顧言也出聲了。
“望陛下三思。”
他沒有太多說的,一句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一時之間,朝堂安靜無比,落針可聞。
望著跪在面前的文武百官,女帝面無表情。
“此事,朕意已決。”
“不容更改。”
“朝會散後,由司禮監釋出公告,昭告天下。”
“朕也聽聞,京商張如會,捐贈大魏千萬白銀之事,嘉賞他為二品官商,賜大魏男爵。”
“禮部九月前,制定相應官服,區別朝服,再打造相應儀仗,佩飾,令箭,等等之物。”
“不可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