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這一把劍,可以抗衡殺伐之劍,也可以抗衡天子之劍。
此劍名為‘民心之劍’。
是的,就是萬民信仰。
當殺伐之劍變得無比鋒芒之時,就需要天子之劍來壓制,而當天子之劍鋒芒無比之時,那麼自己這把民心之劍,可以壓制一切。
因為皇帝再強,再有能耐,他依靠的是天下百姓。
所以無論是暴君還是明君,都明白一個道理,殺多少臣子都沒關係,征戰多少年也沒有關係。
可不管如何,不能得罪天下百姓。
一旦得罪了天下百姓,任你王朝不朽,任你帝王如神,到頭來終究是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無非就是大了點罷了。
得民心者,得一切。
而這一把劍,是許清宵為自己準備的,他不知道未來到底如何,能否抽身而退,亦或者能否運籌帷幄。
所以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是最好的。
民心之劍,不鋒利,但重若泰山。
只是,這一柄劍,必須要自己掌控,這是自己最強的底牌,沒有之一。
“愛卿。”
“殺伐之劍,如何鑄成?”
女帝開口,她沒有去幻想天子之劍,但對殺伐之劍很感興趣,因為她現在的確需要一把這樣利器。
“回陛下,此劍,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其一,他們對陛下必須絕對忠心,換句話來說,他們眼中只有陛下,容不得半個人,一旦陛下式微,他們也會跟著式微,陛下強盛,他們也會跟著強盛。”
“其二,他們必須要擁有武力,並且也必須有極大智慧,擅長隱忍。”
“其三,他們絕對不能加入任何黨派,無論是儒道還是文黨,都不能加入。”
許清宵說出三個要素,沒有這三個要素,無法鑄成殺伐之劍。
可此話一說,女帝微微皺眉。
許清宵說的這三點,她自然知曉,但問題是,她也再尋找這種人才啊。
只是找不到。
如若能找到的話,還需要許清宵開口嗎?
“許愛卿,可有人選?”
下一刻,女帝開口,詢問許清宵是否有人選?
可此話一說,許清宵直接搖了搖頭。
“臣,木得。”
許清宵直接否決了。
讓自己挑人選?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建議了,女帝大喜,可回過頭仔細想想,會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
還有自己跟李賢聊天,難道就沒人看到?宮中眼線極多,外面的事情,或許女帝察覺不到,但宮中的事情,誰察覺不到?
如若不是之前和李賢有所交情,許清宵也不會提這個事。
這把殺伐之劍,必須要由女帝親自打造,自己不能參與,最多隻能給點建議,而等劍出鞘之後,自己就可以借來使一使了。
無論李賢說的多好聽,也無論李賢如此感激自己,哪怕自己對他有救命之恩,到頭來抵得過自身榮華富貴嗎?
不是許清宵把人性想的太惡劣,而是人性本身就是如此,不管做什麼事情,提防一手一定要有,無論是對黨派,還是對女帝。
大家都是圍繞自己利益,沒有利益,一切都是空談妄想。
聽到這話,女帝實實在在有些一愣。
本以為許清宵說了這麼多,會告訴自己答案,可沒想到的是,關鍵時刻許清宵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