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許清宵這番話響起。
一時之間,不少已經滿肚子怨氣的文人有些動搖了。
他們並不是因為許清宵願意分享才氣而動搖,而是因為脫離大魏文宮,就意味著自己要自廢儒道,這就是拿前程賭氣啊。
可許清宵現在願意分享才氣,就不擔心自己前程出問題,如此一來,他們為何不動搖?
也就在此時。
李守明再一次開口了。
“諸位。”
“李某斗膽說幾句。”
“太平詩會,我等起初也算是禮讓十國,不失大魏禮儀之邦。”
“可十國文人,對我大魏不尊不敬,有錯在先,文宮孫儒,卻百般偏袒。”
“一切只因他仇視許先生。”
“此番行為,有失大儒風範,我等文人,在十國大才面前,丟盡顏面。”
“我自廢儒道,從未後悔,今日習得心學,更上一層,但我心中依舊敬重朱聖。”
“只是如今大魏文宮,早已被一群腐儒掌控,曲解朱聖之意,強安我身。”
“李某願請諸位,好好想想,擦亮眼睛,做出選擇,三千里才氣,供不了多少人入學,錯過這等機會,下次即便是想要毀意,也不可能了。”
李守明出聲,他如今已是許清宵的門徒,稱許清宵為先生,並且一番話發自肺腑,煽動眾人情緒。
一時之間,眾人不禁回憶起這幾日發生的事情。
十國文人憎惡的面容,也一個個浮現在腦海當中。
當下有百姓忍不住開口道。
“還等什麼?肯定跟著許大人學啊,你們也不想想看,許大人是誰?未來的聖人。”
“再者,許大人什麼時候虧待過自己人?這孫儒寧可幫外人也不幫自己人,許大人那一次大鬧,不是為了自己人?”
“要不是我就一個殺豬的,我也拜入許大人門下。”
百姓中一個殺豬人大吼道,他嗓門極大,覺得這幫文人還猶猶豫豫,簡直是有些愚蠢。
可這一句話,卻如同閃電一般,在眾人腦海中閃過。
是啊,別的不說,許清宵護短能力是天下第一,誰欺負他的人,許清宵從來沒有退縮過。
再對比一下孫儒的行為,兩人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啊。
一時之間,眾人也不再猶豫了,一個個走進了守仁學堂。
“學生吳啟子,自廢明意,願入心學,拜先生為師,還望先生不棄。”
“學生周浦,自廢明意,願入心學,拜先生為師,還望先生不棄。”
一連三四位明意儒生走了進來,他們朝著許清宵深深一拜,如若許清宵願意收納他們,他們便直接三拜九叩,行拜師大禮。
只是許清宵沒有直接收下。
而是望著陸陸續續走進來的學生,微微一笑。
“既立學,自然廣收門徒,只是爾等還並非心學何物,今日我便闡述心學之道。”
“待闡述過後,爾等細細體悟,如若願意,明日再來拜師,免得後悔。”
許清宵如此說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