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更是慚愧連連。
而後,越來越多的文人聚集而來,百姓們也紛紛出現。
他們好奇圍觀,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約一個時辰後。
終於,李守明的聲音響起了。
“吾乃李守明,於離陽宮中,自毀儒道,然,遇守仁先生,曉知行合一,悟大道心學,再度明意。”
“今日,吾李守明,在此立言,尊奉心學,傳至餘生,知行合一,願天下懂得道理,明悟良知。”
李守明的聲音響起。
他的聲音,一開始不算很大,僅僅只是傳遍了整個街道,因為這是明意。
只是下一刻,他的聲音,卻傳遍了這片區域,尤其是傳達到了大魏文宮。
因為他......立言了。
願尊奉心學,願意將心學傳給每一個人,直至自己餘生最後一刻,也願天下人都懂得道理,明悟心中良知,做對的事情,明白錯的事情,行善而不怨。
剎那間,滾滾才氣再次墜下,湧入他體內。
而學堂之外,數以千計的大魏文人們卻傻愣在了原地。
李守明從自廢明意,親手毀了自己的儒道,又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加入了心學,成為了許清宵的門徒,竟然直接突破七品,直達六品,立言正儒。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啊。
重修回來已經算是極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進一步,這簡直是奇蹟啊。
所有文人吞嚥著唾沫。
昨日在離陽宮,他們看著李守明自毀儒道,既是惋惜又是憤怒,可敢怒不敢言為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他們廢不起,一旦廢了,他們這些年的書就白讀了,不僅僅如此,他們未來可能還會遭到文宮的打壓。
譬如說去縣城教書,誰敢要一位得罪過大魏文宮的讀書人啊?
誰要?你要嗎?
種種因素之下,他們不敢說話,縱然心中有怨,也只能憋著,自己嚥下去。
可現在,李守明不但恢復儒道品級,甚至還更上一層樓,讓他們莫名產生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李守明的聲音在大魏文宮內響起。
正在靜心讀書的孫靜安忽然一愣。
再聽完這番話後,他眼神顯得有些冷漠,而後揮手,在虛空中寫下一行字。
有學生自毀儒道,選擇加入其他學派,這種事情很少發生,因為明意之後,基本上是不會有人自毀儒道的。
一般來說都是在明意之前,選擇自己的學派,所以跳來跳去也很正常。
大魏文宮如果詳細劃分,其實有五種學派,代表著五位聖人,而四大書院當中,學派就更多了,但大多數都是老一輩的學派。
一些上古大儒的學派,或者是一些半聖亞聖的學問。
只是學派數量多,但門徒卻很少,跟朱聖一脈比,完全沒有一點可比性。
李守明的立言,帶著一種洩憤之意,昭告大魏文人,自己已經離開大魏文宮了,也不需要大魏文宮可憐自己。
自己加入了心學,並且還更上一層樓。
說挑釁,有這麼個意思。
但也沒什麼大問題,畢竟是你們大魏文宮先做的不對,後面也不願承認錯誤,非要讓人家給你們道歉,如今李守明立言,也沒什麼好說的。
可很快,孫儒的聲音隨之響起。
“既已脫離大魏文宮,選擇其他學派,從今往後,李守明自文宮除名,此等背叛朱聖之儒生,文宮儒者,不可與其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