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一道奏摺,由戶部昭告天下商戶,大魏需推廣水車工程,欠缺銀兩,望大魏商人,慷慨資助。”
許清宵平靜道。
“商人資助?”
顧言有些好奇了,這種事情倒不是什麼大事,因為第六次第七次北伐之時,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甚至國家有危難的時候,也會發布這種公告。
希望各地商人能夠資助一番,但一般來說往往是權益交換,真心願意資助的人不多,撐到死一百萬兩白銀,這還是極大的商會,而且出於其他目的。
剛剛捐贈百萬兩白銀後,回頭又藉助這個去賺取百姓錢財。
而大部分的商會,捐個幾千兩幾萬兩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商會一年收入幾百萬兩,卻捐贈一百來兩。
這意義不大,反而有點損失國體。
“恩,而且限制在京都內,京都之外不要說,就在京都內,但允許各地商戶來京捐贈。”
許清宵繼續道。
“限制京都?”
顧言這回更加不理解了,京都權貴是多,有錢人也多,但越有錢越摳門,更何況捐贈大魏?
要說戰爭時期還好說一點,畢竟國破山河,很多商人也會受到波及,所以不得不捐,可現在也算得上是太平盛世,讓這些商人捐贈,幾乎不可能。
再者,捐贈之後,也沒什麼好處,無非就是戶部送點牌匾之類,當然捐的最多,比如說最高記錄,一千七百萬兩,武帝賞了幾個字,不過不是牌匾,只能貼在家族內堂。
有意義是有意義,但意義不大。
故此,顧言實實在在不理解許清宵的想法。
“大人,總而言之,您這樣做就好,其餘的交給許某。”
“七天之內,我讓三大商會,爭先恐後提供材料。”
許清宵出聲,他語氣之中充滿著篤定。
望著許清宵滿臉的篤定,再加上這信之鑿鑿的語氣,顧言心中充滿著好奇,可許清宵既然不說,他也沒有過多詢問了。
七天!行,那就看看許清宵這七天後,到底用什麼辦法,讓三大商虧本給銀。
過了一會,馬車來到守仁學堂。
二十分鐘內會修改!!!!!!!!!!!!!!!!!!!!!!!
二十分鐘內會修改!!!!!!!!!!!!!!!!!!!!!!!
二十分鐘內會修改!!!!!!!!!!!!!!!!!!!!!!!
二十分鐘內會修改!!!!!!!!!!!!!!!!!!!!!!!
大魏京都。
離陽宮。
滾滾才氣至東而來,連綿三千里。
浩浩蕩蕩的才氣,震撼人心。
如聖光一般,映照天穹,光芒四射,淹沒了一切。
大魏京都所有百姓都沉默了。
人們靜靜看著這一切。
之前所有的異象忽然消失,而現在眾人徹底明白為什麼了。
因為所有的異象,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這無與倫比的異象。
才氣東來三千里。
這是何等的可怕。
十國大才沉默了,他們的嘴張了又張,想要說些什麼,可面對這樣的異象,他們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