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離陽宮,比前三日還要熱鬧許多,進宮人數不變,可架不住百姓們過來湊熱鬧啊。
除了第一天,大量百姓在離陽宮外觀望,後面兩天就沒什麼人了,但今日鬥詩環節,再加上大魏京都這幾日發生的事情。
大魏文人和十國文人已經到了那種水火不容的程度,而京都內的百姓,也瞧不起十國文人。
說來說去還是十國文人做法太噁心人了。
太平詩會第一天,大魏贏了,大家五五開,你有面子我也有面子,畢竟儒道正統在大魏,而且太平詩會也是大魏的詩會啊。
你總不可能指望大魏丟人現眼吧。
太平詩會第二天,雖然依舊是大魏第一,但前十有八個是你們十國才子,按理說,我們大魏已經輸了,你們十國才子也不虧吧?
至於你說不合理,行,咱們可以慢慢談,好好去說,可你們呢?直接翻臉走人,一點面子都不給?這就是你們十國大才的素養?
到了第三天,你們出了鎮國詩,華星雲說再作詩一首,可因為陳正儒陳尚書已經說了,一個人限一首,所以你們拒絕,行,我們也答應了,這也沒什麼。
許清宵來了,一詩千古,都已經這樣了,可沒想到的是,你們這幫人竟然直接汙衊許清宵,這詩已經做好了,是有人提前洩題。
歪日。
按照這個說法,我們大魏只要拿了第一就是偏袒?就是洩題?按照這種陰謀論,誰解釋的清楚?
所以大魏文人和大魏百姓們怒了,實實在在被噁心壞了,拿出真實力,你們要說洩題,大家不相上下,你們佔據優勢,你們又說偏袒?
怎麼樣你們才能閉嘴?
而今日,鬥詩會上,所有人都期待,期待許清宵出面,再用一首千古名詩來打臉,把這幫人的臉狠狠打腫。
也正是因為如此,不知道多少人聚集在離陽宮外面,廟會都不參加了,甚至不少酒樓掌櫃,包括一些小商小販都來了,大家寧可不做生意,都要來見證這個盛況。
當然說是這樣說,可實際上大家還是害怕,害怕許清宵輸了,害怕大魏輸了。
如果當真如此的話,那丟人就丟大發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隨著離陽宮門緩緩開啟,所有文人以及百姓們紛紛走入離陽宮內。
池中注酒萬斤,宮內也有不少人準備好了美酒佳釀,就生怕許清宵萬一即興作詩,又沒酒了那就不好了。
甚至很多百姓都自己準備了酒水,就怕許清宵需要喝酒。
眾人入場。
歌舞昇平,奏樂響起。
一切都顯得繁榮熱鬧,文宮大儒先出現,隨後便是六部尚書依次出現,不過戶部尚書顧言沒有出現,最後便是四大書院的院長紛紛出場。
眾人出現,望著臺下眾人,他們目光再搜尋,不僅僅是他,實際上詩會現場,也有不少人在互相觀望著。
所有人都在搜尋一道目光。
許清宵。
尤其是十國大才,他們也不說話,就是在看,看許清宵在什麼地方。
只是看來看去,就是沒有看到許清宵的身影。
“守仁不會被顧言那個老東西拉走了吧?”
“是啊,顧言這個老傢伙也沒來,守仁也沒出現,不會被拉去談生意了吧?”
“這個時候,顧尚書把守仁拉走?這不是有病嗎?真是胡鬧。”
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人忍不住開口,他們一來就發現顧言有事,而後又沒看到許清宵的身影,自然而然認為許清宵被顧言拉走了。
“先不要說,守仁不會亂來的,相信他。”
陳正儒開口,讓其餘尚書不要說什麼,老老實實參加盛宴,等盛宴結束之後,再去尋找許清宵的身影也不遲。
此話一說,眾人點了點頭。
而人群當中,慕南平雖然沒有找到許清宵,卻看到了陳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