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京都。
離陽宮內。
隨著一首鎮國詩出現,十國才子都興奮起來了。
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可眼下所在的位置,是在大魏。
大魏是無上天國,十國是大魏的附屬國,可那是以前,如今十國發展迅速,再加上大魏沒落,若不是留下來的底蘊太過於雄厚。
十國還真說不定會選擇脫離大魏。
但這種事情牽扯太大,想要真正脫離大魏,需要完成好幾件事情,文化底蘊,經濟底蘊,軍事底蘊。
必須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之一,才有資格跟大魏談條件,如果三個都滿足了,可能直接脫離,都不帶任何猶豫。
眼下太平詩會,就是文化底蘊的反擊,大魏自稱聖人正統,畢竟第五代聖人就是出自於大魏,大魏文宮也在京都之中。
這種文化壓制很恐怖,天下讀書人都要尊大魏為正統,尤其是朱聖一脈,如此一來,文人以大魏為榮,這樣的話,若是十國想要脫離大魏,或者是背叛大魏,國內的文人豈能容忍?
可如果能反制大魏,那就不一樣了,在各種盛會當中,如若十國才子能壓過大魏才子。
如此一來,完成文化超越,樹立百姓自信心,樹立文人自信心,到時候真脫離或者是造反,直接來一句,大魏雖有聖人,可卻不尊聖道,瞧瞧他們這些年的實力。
一代不如一代,反倒是我們,撐起了聖人門面,我等不屑於其為伍。
在文化上站住了腳,國內文人一聽這話,您還別說,真有道理。
剩下的就是軍事上和經濟上的問題了,不需要超越大魏,只需要有資格脫離就好。
也不怕大魏派一品武者,因為突邪王朝有一品武者,初元王朝也有一品武者,真動用了一品武者,人家不會放任不管的。
這就是制衡之道。
離陽宮內。
十國才子興奮無比,一個個高聲笑語,生怕大魏文人和百姓聽不見一般。
“李兄,當真不愧是唐國第一才子,詩出鎮國,好,好,好,我等敬李兄一杯。”
“詩詞鎮國,能在這般宴會之上出現,由此可見,如若李兄靈光一閃,或許詩出千古。”
“沒錯,一般來說,在這種盛宴上,才子雲聚,會有才氣壓制,想要作出千古名詩很難很難,鎮國詩已經是極限,如若今日只是偶然聚會,李兄再有一點點靈感,千古名詩,也不在話下。”
十國才子紛紛讚歎道,他們豈能不知道大魏現在在想什麼?
無非是想將許清宵喊來,畢竟許清宵可是作過千古名詞滿江紅,千古名言,以及千古第一駢文的存在,這等大才,雖然他們口頭上喊著,不過爾爾。
可心裡還是有點數的,但嘴上肯定不會認輸。
再者人們總會給自己找諸多理由,他們認為,許清宵有才華不錯,可都是偶然天成,屬於靈光一閃,有實力是有實力,可運氣成分也多。
可在太平詩會這種地方,就完全不同,因為這是正式的詩詞大會,天下文人聚集,才氣壓制。
或會緊張,或會被影響,也有先天壓制,所以在這種場合作出的詩,多多少少會被壓制一些。
這個說法,倒也不是瞎編,因為古今往來,能在這種極宴之上,作出千古名詩的幾乎沒有。
才氣壓制,實際上存在。
當然還是要看詩詞質量如何,文好可破。
人群中,李恩喝了口酒,他內心極其激動,哪怕表面上始終平靜,可喝酒時微微顫抖的手,卻出賣了他不平靜的內心。
鎮國詩!
鎮國詩!
能在這般極宴上,作出鎮國詩來,他這個唐國第一才子的身份,實打實坐穩了,甚至憑藉這首詩詞,可帶來大量的才氣與名氣,舉國之力,自己也有可能成為大儒。
若真是如此,自己這輩子也滿足了。
李恩是很興奮,若不是有人在此,只怕他會高呼幾聲萬歲。
鎮國詩啊,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榮譽,而現在更是在太平詩會上,作出鎮國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