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以上三個問題,大魏所有的危難直接少一半,距離女帝叫自己爹更進一步。
當然最主要的是,自己也可以享受一段悠閒生活了。
所以,對比這件事情,朝堂之爭,許清宵看淡了不少,當然前提是沒人招惹自己,如果有人招惹自己,許清宵不介意請他下線。
守仁堂內,許清宵收回了心神,開始了新一輪的制定計劃。
而與此同時。
大魏文宮。
此時,文宮當中有不少人再等待著華星雲的到來。
自華星雲要回歸大魏京都,可以文宮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恨不得華星雲早點來。
畢竟最近一段時間,大魏文宮當真是有些憋屈。
自從許清宵來了京都以後,大魏文宮這段時間的確很憋屈,動不動有異象出現,而且全部都是因為許清宵。
兩位大儒接連上場,結果不但沒有將許清宵壓住,反而讓許清宵更加囂張起來了。
試問一下,誰服?
可大儒上場都壓不住許清宵,總不可能讓天地大儒出面吧?
他許清宵配嗎?
肯定不配啊,真派天地大儒上場,就算贏了又能如何?還不是丟人現眼。
可現在不一樣了,華星雲回來了,整個文宮所有儒生都看到了希望,至少朱聖一脈的儒生都興奮不已,他們恨不得華星雲今日回來,明日就去打許清宵的臉。
狠狠的打。
“來了,來了,他來了。”
“華星雲回來了。”
“你們看,啷個就是華星雲。”
“在那裡?在那裡?”
“華星雲在哪裡?”
“華兄來了嗎?”
“星雲大才在何處?”
文宮的儒生們沸騰起來了,他們望著不遠處走來的人影,一個個顯得異常興奮與激動。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看到了某位聖人。
不遠處,華星雲緩緩走來,他面上帶著溫和笑容,令人如浴春風,謙謙有禮,沒有一點倨傲之色。
“華兄,許久不見,當真是想念啊。”
“星雲兄,我等已經備好酒宴,就等您迴歸了。”
“星雲兄,一別三年,再見之時,你依舊如此這般少年啊。”
“華兄,還記得我嗎?當年你在京都醉念三十詩,名動大魏,直到今日,我還未曾忘記,你應該記得我吧,我就是站在一旁給你旁邊大儒倒酒的,對,就是我。”
“華兄,華兄,你記得我嗎?你離開京城之時,我是在牆角哭的,你走的時候,還對我揮了揮手,記得嗎?”
“星雲兄,好久不見,好久不見啊,你不認識我了?沒事,我剛來的。”
見到華星雲出現,眾儒生一窩蜂的湊了過去,也不管認識不認識,反正先蹭個臉熟就行。
這又不吃虧。
“諸位好久不見。”
然而華星雲沒有任何厭煩之色,反而依舊保持溫和,甚至朝著眾人一拜,將君子禮儀展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