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自己掏錢修路嗎?
有這個覺悟,大魏早就統一天下了。
所以只能讓朝廷撥款修路了。
只是修建一條官道,需花費數萬兩白銀。
然而官道暢通,漕運費減少,百姓的確盈利了。
可一個大問題來了,等當地收取一萬兩稅收要多長時間?
而且當地縣衙有了銀子以後,不可能還苦巴巴過日子吧?
各種配套花費,就是大幾千兩銀子,因為這件事情,先帝殺了一批貪官汙吏。
但這個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
試點測試可以,想要全國鋪開做不到。
原因無他。
沒錢。
一個縣修一條路就是一萬兩白銀。
十個縣就是十萬兩白銀。
哪裡有這麼多錢財銀兩?
而且這還僅僅只是修路而已,總不可能把國庫取乾淨,就為了修路吧?
這顯然是不行的。
可這篇文章卻提到了兩個點,讓大魏女帝不得不震撼。
取之於民,用於民,百姓錢財存於大魏錢莊,錢莊將銀兩借給各地各縣,發展貿易。
先借後還,構造信用評級,到期不還,立案徹查,若當地官員貪贓枉法,就地處決,若百姓投機取巧,嚴懲不貸,三代不得科舉,經商,入伍。
這兩點堪稱是點睛之筆。
大魏國庫的確沒錢。
但建立錢莊,讓百姓乖乖地將銀兩存入其中,然後再用這筆錢去建設大魏。
當地縣府若是到期不還,立案徹查,貪贓枉法就殺,百姓若是賺到銀兩,卻捨不得繳納稅銀,三代不得科舉經商入伍。
這懲罰夠狠的啊。
三代不得科舉經商入伍,可謂是斷絕後路。
雖有些嚴酷。
但非常時期,非常之法。
或許這樣做會引來一些不公,可對於一個王朝來說,犧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換取大部分人的利益,這是值得的。
“好!”
一道驚聲響起。
跪在養心殿中的女子,不由露出驚訝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