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與興國其實本質上是有共同點的,想到前些日子在宴會上眾人所說的點,許清宵便有些想法。
若以安國為題。
大部分的目光,的確會放在北方蠻夷或者是邊境上面。
不殺蠻夷,何以安國?
不定邊境,何來安國?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今年這個府試也不需要如此隆重。
這幾日在柏廬書院看書,許清宵翻閱最多的便是史書,尤其是近代史。
想要好好在這個世界混下去,瞭解歷史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己是個讀書人。
未來必要入官場,無非是文官或者武官。
讓自己選,許清宵肯定是想選武官,沒事練練武,看人不爽就打,打贏了賠錢,打輸了買房,日子過得肯定很快活。
但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想要安穩享受,就得深度瞭解朝堂爭鬥。
朝堂的爭鬥,往細緻來說,就是拉幫結派,文武對立,權力,經濟,各種因素在內。
可往粗略點來說,其實就是皇帝的遊戲。
明君跟你講道理,暴君跟你掀桌子。
好在如今的聖上,是個講道理的人。
按套路出牌,所以從近代史中,許清宵得知了一個資訊。
大魏很窮了。
甚至說窮到極致。
七次北伐,不窮才有鬼。
既然窮,那麼這個時候還囔囔著我要去北伐,我要帶領大家踏平北方蠻夷,選我做龍頭大哥,我要打上月球,肯定不受皇帝待見。
所以許清宵不想以‘北伐’這個點來寫文章。
而是從‘經濟’這個點來寫文章。
許清宵不敢保證自己想的東西,能不能符合皇帝的心意。
但至少有句話說的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都寫北伐,那多沒意思,寫篇經濟文章,至少也能讓人眼前一亮。
說不定皇帝一喜歡,誇獎兩局,哪怕過不了府試,也算是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
想到這裡,許清宵開始繼續琢磨了。
如此,一張張白紙被許清宵寫滿了字。
不過白紙上的字都是簡體字,而且內容也雜七雜八。
什麼今年過節不收禮,什麼世上只有黑絲好,稀奇古怪。
一直到第二日寅時。
天還未亮。
敲門聲便驚醒了沉思的許清宵。
“清宵。”
是師兄陳星河的聲音。
許清宵立刻起身,將房門開啟後,便看到一臉清冷的陳星河站在面前。
“師弟清宵,見過師兄。”
有數日沒有見過自己師兄,再次相見,愈發感覺師兄氣質不凡啊。
“再有兩個時辰,便是府試開考之時,隨我一同去府院,免得耽誤時辰,壞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