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元梨的日子可以說是過得極其瀟灑,臉上的笑容幾乎沒有停下過。
但是,此時他的臉上卻帶著焦急之色。
同窗與他行禮,他也是匆匆點頭,疾步而走。
甚至,元梨還帶著滿臉怒容。
這讓其他學子都驚詫不已。
元梨此人,生性豪爽,好交朋友。
因此,他在大秦學宮人緣極好。
但凡道左相逢,他都會主動和人行禮,很少能夠見到他如此不知禮儀。
所有人都好奇不已,無事之人,都自發隨行。
不一會兒,元梨身後便跟了一大群人,浩浩蕩蕩來到儒門學舍。
此時,數十個儒門學子正在院中大聲朗誦詩經。
這種晨讀活動,也是儒門]的特色之一。
見一大群人走了進來,他們都停了下來,一臉好奇朝元梨等人望去。
元梨眼睛在人群中掃視一番,認出此行的目標之後,他一個箭步躥了出去。
“劉才,虧汝自稱讀聖賢書,怎地能做出如此的醃躦事。”
元梨一把抓住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士子的衣領,朝其怒吼道。
一聲既出,四周計程車子頓時一片譁然。
被元梨揪著的青年士子,名叫劉才,乃已故漢王劉邦的族人。
此人在大秦學宮,也是一個名人,是儒門最出類拔萃的弟子。
劉才之前師從浮丘伯。
當初劉邦臨死前,趙昆就答應過他,不禍及族人,趙昆也沒有誓言。
只要劉氏族人奉公守法,他們就能安穩的在大秦生活。
而大秦學宮也沒有區別對待,只要劉氏族人能憑自己的本事進入靠近大秦學宮,大秦學宮照樣錄取。
雖然劉才進入大秦學宮,遭到不少師生抨擊,但時任大秦祭酒的孔鮒,還是鼎力支援。
其實,大秦學宮師生抨擊劉才,除他是劉邦的族人外,還有就是魯孺的弟子。
而趙昆本人,不止一次評判魯孺。
所有人都認為,當今陛下討厭魯儒,因此學宮才會黜落所有魯地來計程車子。
正因為如此,劉才身為魯地大儒浮丘伯的弟子能夠進入大秦學宮,就顯得極為獨特。
所有人都傳言,劉才之所以能夠透過考核,完全是因為陛下開恩。
言外之意,便是他就是一個走後門的。
甚至,還有一些人說劉才已經私底下與自己的授業恩師浮丘伯恩斷義絕,是一個大不孝之徒。
報考大秦學宮時,因為魯地學子將其視作自己最後的機會,一個個都是緊張不已,徹夜苦讀。
但那個時候,劉才卻在走親訪友,整日飲酒作樂。
所以,劉才考中之後,詆譭他最恨的,便是那些昔年的同窗。
作為當事人,劉才可以說是有苦難言。
劉才自問自己自小勤勉,求學之心向來堅定。
而且,他頭腦靈活,十分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當初在魯地的時候,他就是同窗們眼中的一個異類。
其實,劉才非常清楚魯地學子們落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