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心中很懊惱劉邦懷疑自己,但劉邦的疑心一直都很重,再加上現在這種情況,他懷疑自己,也是理所應當。
反正清者自清,總會有真相大白的那天。
更何況,當務之急,也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
卻聽劉邦又道:“你如何判斷城中潛入了細作?他們又是從何處潛入的?”
“城中的細作一直都有,只不過平日隱匿在暗處,不容易被我們發現,至於那些細作是何處潛入的,應該與地下水道有關!”
“地下水道....”
劉邦呢喃了一下,不由大為惱火:“該死的趙昆,怎麼設計個新城,地下水道修得跟地道似的,這不是擺明了讓人偷襲嗎?!”
古代的城池的地下水道,往往都很狹窄,別說是人,就連稍微大點的狗羊都無法透過。
至於為何古代城池的排水能跟上大部分降雨,水澇。
主要還是城池的選址,以及水道的多寡決定的。
一般臨水而建的城池,水道多達上百條,四通八達,且每條水道縱橫交錯,分佈在城池地下。
再加上地勢相對高拔,很難被雨水淹沒,就算小一點的洪澇,都能輕易避免。
趙昆修建的頻陽新城,卻採用了後世全新的佈置,採用大函道設計,分主幹水道和副幹水道,主幹水道,採取集中排水,副幹水道則透過排水溝,排水管,收集雨水。
如此一來,層次分明,又不會因為隨處可見的水道,影響城市美觀。
再加上新城的建築採用混凝土與磚塊砌成,本身防水能力就很強,所以也就減少了一部分沒必要的水道。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劉邦他們不瞭解頻陽新城,若是瞭解頻陽新城的水道佈局,派人扼守主水道出口,趙昆他們也無法輕易得手。
眼見劉邦惱羞成怒,曹參和夏侯嬰互相對視,面面相覷。
大概過了片刻,劉邦又問:“曹將軍有何破敵良策?”
雖然他對曹參心有懷疑,但現在正是需要人的時候,若這曹參出的是良謀,那就拿來用之,若他敢趁機坑害自己,那臨死也要拉他墊背。
曹參不知道劉邦心中所想,聽聞劉邦問策,稍微思忖,便拱手答道:“回沛公,這頻陽內外城,外城是舊城,有我軍十萬軍卒駐守,內城同樣也有十萬;
而秦軍也不是真的四面攻城,我看不如固守一處,讓秦軍無計可施,只要剿滅了城中的細作和那部分襲擾城西的秦軍精銳,可安頻陽!”
聽到這話,劉邦眉頭皺了皺,旋即抬頭看向城內,發現果然是外城在喊殺,內城倒是無憂。
沉默半響,再次下令道;“事不宜遲,夏侯,你立刻去通知申屠嘉、任敖二將,前去西城支援周勃和灌嬰,務必將秦軍阻擋在城外!”
“是,沛公!”
夏侯嬰正欲提兵而去。
猛然間,卻見周勃跌跌撞撞地奔了進來,大叫道:“沛公速走,沛公速走——!”
“周將軍,你不是增援西城了嗎,怎麼如此狼狽的回來?”
劉邦見到周勃,不由吃了一驚。
周勃聞言,淚如雨下,放聲大哭:“沛公,末將領兵前往西城,還沒趕到,便見大批雷騎衝入城中,後面還跟著數不清的秦軍!”
“他們一邊廝殺我軍,一邊大喊灌將軍已死,西城已然失守了!”
“什麼!?”
聽到灌嬰戰死,劉邦如遭雷擊,腦瓜子嗡嗡的響,眼冒金星,隱隱有傾倒的徵兆。
“沛公——!”
一旁的夏侯嬰見狀,急忙上前,將劉邦扶住。
周勃看了劉邦一眼,更是傷心痛苦:“末將聽聞灌將軍已死,大感震驚,但並未全信,便獨自潛入城西,直到在一處街道旁,發現灌將軍屍體,才藉由小道逃出秦軍包圍!”
說到這裡,頓了頓,又接著道:“末將麾下多是步卒,無法阻擋秦軍雷騎但衝殺,只能邊戰邊退,如今秦軍已經拿下外城,朝內城襲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