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李斯不能獨掌大權,趙高卻可以?”
“因為胡亥只信趙高,不信李斯!”
嬴政:“.......”
趙昆:“.......”
兩人對視,皆是不語。
半響,嬴政長嘆了一口氣,搖頭苦笑道:“這都是我種下的因果啊!”
“因果因果,有因必有果,既然是義父種下的因果,那就由義父親手解決吧!”
“由我親手解決?”
嬴政一愣,似乎沒明白趙昆的意思。
卻見趙昆笑著站起來,走到嬴政身邊,意味深長的道;“義父一輩子都坐鎮後方,還沒當過大將軍吧?這一次,義父不如當一次大將軍如何?”
“你說讓我當大將軍?”
嬴政有些哭笑不得的反問趙昆。
趙昆一本正經的道:“當皇帝,義父是千古一帝,當將軍,義父不想千古一將?”
“千古一將?”
嬴政想了想,似乎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朝趙昆道:“義父小時候也想當個將軍,上陣殺敵,可惜沒那個機會,如今機會擺在眼前,倒可以試試!”
“這感情好!”
趙昆咧嘴一笑;“以後咱們就是上陣父子兵!”
“上陣父子兵?好!哈哈哈——”
隨著嬴政的笑聲迴盪大廳,趙昆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下去。
其實早在嬴政用‘鷹眼’觀察扶蘇的時候,他就感覺嬴政的心態有些不穩,似乎對過去的執政,產生了自我迷茫。
不僅國家弄得一團糟,就連兒子都差點被自己害死。
是的,嬴政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在乎扶蘇的生死,畢竟是他長子,感情肯定不同一般兒子。
長子是拿來繼承家業的,除了不成器的長子,每個父親都不願放棄長子。
第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意義非常特別。
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面對太子李承乾造反,不忍殺他的原因,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對待朱標跟對待其他皇子,與眾不同的原因。
.........
就在嬴政與趙昆探討‘上陣父子兵’的時候,他的另一個兒子,正在前往黃崖洞的路上。
此時,扶蘇站在漳河邊,遙望著滾滾河水,驚道:“好奇特的漳河,一邊清水,一邊濁水,竟能互不融合的湍流!”
雖然他曾路過漳河,直達邯鄲,但從未見過此等美景,不由心生感嘆。
然而,還沒等他感嘆多久,數名身披鎧甲的秦軍,匆匆圍了上來,喝道;“何人!幹什麼的?”
“嗯?”
扶蘇皺了皺眉,以極為地道的老秦人腔調說道;“諸位兄弟,我是咸陽過來的商人,準備渡河回家,還望行個方便!”
說著,拿出一個袋子,遞給為首的一名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