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番姿態做出來在對方的眼裡可能會是那麼的可笑,甚至是不屑一顧。
有可能鐵木真還巴不得他們前去草原,然後他們好利用自己擅長跑馬的優勢將自己等人消滅得一乾二淨。
但必要的姿態還是要出來的。
現在雙方都在跟時間賽跑,誰都知道在這個時候開戰是很不明智的。
誰先動,就意味著誰最先沉不住氣。
尤其是鐵木真,在趕走了完顏建樹後,一心窩在國內發展科技。
尤其是大炮,不斷的讓人打造,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繼續研究。
在這東西沒弄好之前,根本沒想過動手進攻。
而且西邊的吐蕃那裡也沒有準備好,現在強攻乾朝,只會是兩敗俱傷,到時候搞不好就會讓大理或者吐蕃漁翁得利。
睿智如他,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也就是考慮到了這些情況,姚奇才會毅然的帶著十餘萬人殺進西夏練兵。
甚至是都沒有實現跟樞密院和王珏請示,反正王珏的聖旨裡說的清清楚楚。
自己有臨機專斷之權,便宜行事。
當然了,出發之前也是送了封奏摺去臨安的。
說明了自己去西夏的理由,也分析了此時的狀況,權衡利弊之後才動的手。
王珏哭笑不得的看著奏摺,說氣吧,也不是,畢竟姚奇說的這些都很有道理。
說不怒吧,也不盡然,這傢伙比岳飛還沒有規矩,說動兵就動兵。
而且是在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帶著十餘萬人入西夏,這要是出個好歹,西北可就直接完了。
以戰養戰,學蒙人的那一套,去搶,去掠奪,激發士卒的兇性。
看上去倒是不錯,可誰知道最後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
無數大臣在得知了此事後紛紛上書彈劾姚奇跋扈,目無君上,一頓亂來,都要求將他押回臨安審問。
押回來是肯定不會押回來的,對於姚奇,王珏對他的信任與岳飛也相差無幾。
這都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軍中大將,但是他這次的做法也確實犯了眾怒。
於是,最後身為皇帝的王珏也不得不做出些妥協,派了人帶著自己的聖旨前去西北地區申飭他一番。
順便,也是丟一個監軍過去看著點,有事好歹也要事先通知自己一聲。
可笑的是,當這名新任西北軍監軍到達駐軍營地時,只有小貓三兩隻在偌大的營地裡守著。
至於姚奇,早就跟著大軍一起去了西夏,至於具體位置,就不是他們這些小嘍囉能知道的。
王珏的申飭沒作用到目標身上,監軍監了個寂寞,這一手直接讓臨安來的人馬徹底傻眼。
而此時的姚奇,正帶著五千人在二十餘隻隊伍的掩護下,一路橫穿西夏,往北方蒙國的邊境而去。
倒不是想去進攻蒙國,而是打算以這五千人,手持火銃,在這邊境地區親自鎮守,以防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