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兵可不是部族之中的奴隸,他們都是各族的精銳,也是各族的族民。
白白送死這種事在座之人可沒誰能幹得出來。
不過又聽到大理最為精良的裝備,不少人立即眼紅了。
看看此次隨軍的琉球軍,那些鎧甲武器可著實讓吐蕃人流了好久的口水。
若是自己部族裝備個幾千套,戰力能瞬間便憑空增加一大截。
一時間所有人都有些猶豫,不發一言的選擇觀望了起來。
一邊是巨大的犧牲為代價,一邊是巨大的利益誘惑。
這個真的讓人很難以抉擇,大家都在思量這其中的得失,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可尕喳爾不同於其他人,他將這些部族的隊伍帶出來,就沒想過要回去。只當已經死在了外面,如今見還能從大理身上撈好處,想也沒想就站了出來。
“我烏爾部贊同彭將軍的主意,與其被一點點的磨死,不如來個斷尾求生。不然等再過一段時間,就是想斷可能都沒有兵力去斷了。”
此言讓在場諸人一驚,是啊!大家只看到了現在要付出巨大的犧牲。
可都沒想到若是繼續這般下去,等到他們再想讓人斷後可能都沒有這麼多兵力去斷了。
鐵木真現在乾的,可不就是一點點消磨自己等人的兵力嗎。
現在捨不得,等到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是想舍也沒有舍了,反而還要將自己搭進去。
不如趁現在答應彭巍,還能從大理身上要點好處。
而且有了尕喳爾的帶頭,其餘首領也只好跟著點頭同意此事。
於是,眾人又開始商議,到底多少人留下來斷後,由誰指揮,在哪裡選擇阻攔蒙人大軍最為合適。
這一商議,便是一夜的時間。
直至第二日清晨,諸人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大帳之中,回去之後他們還要做各自部族的思想工作。
還要一一安排計劃裡定下來的步驟,聽從誰人的指揮等事情。
就這樣,一邊跟鐵木真打著,一邊聯軍在準備著斷後工作。
一直持續了三日時間,吐蕃各部族才安排好,而聯軍也即將經過計劃中的斷後地點。
這是一片高低各異錯落有致的山峰群,聯軍想要回吐蕃,此地是必經之路。
其間山谷密佈,寬廣處能一次性透過數千人,窄小處連馬車透過都要小心翼翼,否則一個不小心便會被卡住。
這裡,是最適合阻擋鐵木真的地方。
只要派出一支軍隊扼守幾處易守難攻的關卡,必定能為大軍逃生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而當日眾人商議之後,選定的斷後地點也正是此處。
三萬吐蕃人會被留下來,由尕喳爾親自指揮,抵禦鐵木真的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