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暗罵彭巍不做人事,連他們這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都要騙半夜時間。
隨即又對李德政的安排變得心情沉重了起來,但是軍令已下,再是不願意不甘心,大家也只能乖乖服從。
李德政的一名親信領了斷後的任務,這是他自己主動提出來的。
李德政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雙眼通紅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然後,李德政又說了自己要帶走最好的戰馬和最精銳的暗衛,獨領一路最大的軍隊逃亡。
並且把這麼做的原因也告訴了眾人,免得大家心中有牴觸情緒,導致最後計劃不能成功。
沒有人有意見,身為這次行動的總指揮,金國兵馬大元帥,鐵木真必然會重點照顧他。騎的馬越快越好,帶走的兵力越多對方也就會相應的派出更多的人追擊。
放過誰,鐵木真也不會放過李德政。
當第二天彭巍帶著琉球軍加入到李德政的軍隊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誰都想不到這群大理來的人這麼仗義,居然要與承受壓力最大的元帥同路。
本來昨晚還有的那一點怨氣瞬間消散,看向琉球軍和彭巍等人的眼神瞬間變得肅然起敬。
他們哪裡知道彭巍心裡的真實想法,也懶得解釋。
之所以跟著李德政一起走,是因為最危險的隊伍也可能是最安全的隊伍。
這一點還真沒有幾個人看得清。
蘇文林心中嘿嘿直笑,可以說數支逃亡的隊伍裡,恐怕就屬他們琉球軍怕是最穩當安全的。
看著那些人看向自己等人的眼神,他此刻固然想笑,但是面上還得保持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勢。
若不是這群人都是丘八,要是換成文人,他都想念上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來裝逼了。
翰勒爾格也加入了李德政的大軍,畢竟暗衛是他的麾下,身為統領不可能拋棄自己下屬的。
其他軍隊各自都有將領統兵,就是想把他安插進去,有些不倫不類是不。
最終十一萬金軍留下三萬人斷後,李德政帶兩萬人突圍,剩餘的六萬人分成六個萬人隊。
除了斷後的人之外,其餘的七支隊伍將從一開始的的分兵兩路,然後到後面的陸續分兵。
一路分散而逃,朝著鴨綠江趕去。
鐵木真屆時也將面臨著臨機立斷的選擇,沒有充足的時間給他去思考。
越是如此,對方也越容易忙中出錯,大家的存活率也就越高。
用完餐,大軍便開始啟程,十一萬人朝著莫里改率領的五萬人衝去。
他們如今正在離他們百里外的一處平原之上,想要斷後,首先就得將這五萬人給拖住。
至於鐵木真,距離他們還有兩百里。要趕上來,起碼需要兩三個時辰。